大将军郭。她是中国心理学最高殿堂 北师大的心理学硕士,她用八年时间完成了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
能用心理学 解读热点问题人有很多,但是每个问题都能直击要害,每次给人指条明路的人可能只有她。
她做了一个公众号叫“ 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那里有她的精彩原创文章,看完会让你大呼过瘾,又让人陷入沉思。
回复“将军知道”即可咨询
当你选择做个好女孩,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文丨大将军郭
01
故事还要从我大三那年暑假说起,当时一个刚毕业的学长在追我,托家里的关系他考进了某部委工作,可以说事业上他正走向人生巅峰,而我还是踉踉跄跄、前途未卜的普通女大学生。
一次饭后散步的时候,他对我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育”,“如果不是之前在社团认识,我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否则仅看外表,我是不会喜欢你的”。
(当时还没有PUA这种说法,20岁的我也并没有在心头响起警钟)
接着他开始点评我的穿着,短裤太短,吊带背心太暴露,黑色指甲油太另类,手腕上叮叮当当的三只手镯太招摇……最后他进行了总结陈词,“你看上去不像个好女孩”。
很遗憾,当时的我并没有反驳,我甚至不觉得他的点评有什么不对劲。一个已经踏入社会闪着金光的“成熟”男性发言,对当时的我来说应该当做明灯。
我只是在回家后开始了绵长的反思, 我的打扮是不是真的不像好女孩,是不是不容易被人喜欢?我要不要改变一下?
时至今日,我看到很多女生在被judge之后的自我反思,都感觉到一种遥远的亲切,女生们好像并不习惯去思考别人的评价到底对不对,这个社会的评价体系到底对不对?
女生掌握的是第一时间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惯性思维,熟练地让人心疼。
然而,我并没有在下一次约会的时候试图装扮得像个好女孩,原因是什么我记不清了,现在想来,并不是什么女性觉醒,可能主要是因为穷,买一套看上去体面的“好女孩”行头,是要钱的啊!
后面又跟学长见过几次,但跟他的关系最终不了了之,想来他大概有太多可选择的“好女孩”,而我并不在list之上。
10几年后的今天我仍要感谢命运,我逃过一劫, 因为不是“好女孩”,我躲过了PUA,摆脱了被束缚被限制。
我做了我自己,成为了“渣女”,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遇到男性教育我该怎么样的时候,我会微笑着回应“可能你说的都对,但我偏不听”。
02
虽然当时很懵懂,但这段“好女孩”的故事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我延展思考了很多,我不是只遭遇了这个学长直白的评价而已,从小到大,我和大多数女生一样,都活在一个要成为“好女孩”的框架之下。
小时候,好女孩要乖巧要听话,要穿裙子,干干净净,可可爱爱,说话要小声,要顺从,要懂得分享和礼让。
或许在青春期之前,对于“好”的要求还没有太多性别分化,对男孩也有类似的要求。
但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之后,“好女孩”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好”字上,更是凸显了“女”这个性别“特色”。
长大后的好女孩,要选适合女孩子的专业,要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不要跟男生太多接触,不要太主动,要矜持,穿着打扮要女性化,要温柔体贴,擅长家务,还要在25岁之前找到男朋友,不能远嫁,早点结婚生子。
再细分地去拆解“好”的标准,不同阶段不同场景还有更具体的要求。
一个好的职场女性,不但要承担本职工作,还要为领导端茶倒水,自动认领办公室里的杂活,应该在领导酒局应酬的时候作陪,当个美美的摆设,遇到职场骚扰要隐忍,不能声张。
一个好的妻子,应该任劳任怨,伺候好公婆,多做家务,主动承担育儿的全部工作,以家庭为重,做好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一个好的妈妈,应该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把自己的一切诉求置于孩子之后,坚持母乳喂养,最好当几年全职妈妈,怎么可以因为带孩子就抱怨辛苦呢?这不就是一个好妈妈该做的吗?
一个好的女儿,要听爸妈的话,爸妈让你考公务员,你怎么可以不顺从?爸妈介绍的相亲对象都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见?爸妈说最晚30岁一定要结婚,他们能害你吗?
如果按照“好女孩”标准去生活,的确可以得到一个“好”字,但失去的却是一个真正的“我”。
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你会选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承受自己不该承受的职场压榨、只围绕着家庭和孩子打转,你甚至连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不可以穿,想去的地方都不能去。
如果运气好,或者足够隐忍,倒是能满足他人的期待在30岁之前结婚生子。
如果阴差阳错没能赶上30岁结婚的末班车,迫于他人的压力,你还要把婚姻当成头等任务,可能会“病急乱投医”,分辨不清谁是良人,谁是祸端,频频在感情中受挫,被控制被消磨,身心俱疲。
受困于这个“好”字,永远不得自由,因为事事处处都是在迎合他人的要求和标准。
真正的你被禁锢了,你的生命能量得不到伸展,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更不敢去行动,你就是个“活死人”。
03
为啥有那么多女孩会遇到“杀猪盘”?都说因为她们太天真、太笨、太重感情。可是追根溯源,这不就是“好女孩”的要求酿造的悲剧吗?
教育好女孩要天真善良,不需要读太多书,找个经济条件好的男人嫁了就行,要以家庭为重。
所以,当她们遇到伪装成经济条件好的优秀男士,她们确实做到天真了啊;因为没有被教育过要自强自立,所以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的时候,她们就重感情了啊;因为女生要以家庭为重,不需要读太多书,那她们又怎么知道如何识别骗局呢?
你还会发现,有一些女生即便知道被骗了,还是选择理解和原谅,还是爱他。为啥?
“圣母”难道不也是被教育出来的吗?因为“好女孩”的“好”,也同样会体现在,她们长久以来被要求要共情、要体谅、要包容。原谅家暴和出轨的老公,和原谅杀猪盘骗子,本质是一样的啊!
“好女孩”从来都只能为别人而活,她们原生的生命力量,早就被一个“好”字封印了,所以不会表达、不会反抗、无法活出自我。
想象一下,如果女孩从小被教育要敢闯敢拼,要多读书变得更智慧,要干出自己的事业,婚姻和家庭都只是选项,爱情并不总是永恒,男人都未必可靠,一切都没有成为你自己更重要。
那是不是会有更多女孩的可以过上更自在的人生?白雪公主最后是不是不必只有王子的吻才能拯救?
哦不,白雪公主可能压根不会被骗吃到毒苹果,她果敢智慧,杀伐决断,最后可能是她成为了一国之君。
04
十几年前的我不懂得这些,但我清楚地记得读研时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叫做《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那是几年后“好女孩”故事种子的发芽瞬间,书里的内容我记不太清了,总之放在今天来讲,大概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契机,它把我所经历的、我见到的、我思考过的一切关于女性成长的内容串联起来了,有些意识大概像山洪爆发,它发生了,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当时暗自有了一个还不够坚决的想法, 我要当“坏女孩”,我不稀罕上天堂,我要走四方。
好女孩可以上天堂,我为她们祝福,我并没有那样恰好的运气,因为上天堂的路还是得依靠别人铺设。
要有能百分百护你周全的父母,百分百安稳无虞让你做一辈子的工作(甚至可以不工作),百分百有责任感爱你不离开你的丈夫,还有更多百分百和万无一失的条件接连不断地被触发,才能让我上天堂。
“要不算了吧,好女孩的路很难,也并不是我能掌控的啊,我只想靠自己的这双长腿走想走的路”,20几岁的我在图书馆翻完那本书后这样想。
今天想起这些,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渣女”成长历程早就开始了。
那些让我教怎么成为“渣女”的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我能教会的前提是,你得先教育你自己不再成为标准之下的“好女孩”,除非那确实是你真实的愿望。
你得有足够的勇气和定力,不再只为别人的要求而活,你要知道自己此时此刻、每时每刻想要什么,并为之行动。你们准备好了吗?
你可能以为自己一直知道,要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要活出自己,可是为什么你还是会苦恼于父母不同意你的职业选择?为什么明明男朋友没办法满足你的需求,你还舍不得分手?
其实,你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并不清楚为了做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要放弃什么?
- THE END -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它告诉你的不仅是每个问题的原因,还有问题之后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你找到改变自己、解救自己的方法和能力。
大将军郭还写过很多文章,有对心理的剖析,有给你讲解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问题,还有对情感、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心理学建议。
《 怎样从微信头像了解一个人 》
《 世界上最伤人的三个字是“不用了” 》
《 本来想撩你,结果变成了尬聊 》
《 你是性单恋,你竟然不知道? 》
《 “空心病”的七个特征,你符合几条? 》
《 什么才是真正的性格好? 》
如果你想认识她
我们心里都有病(stay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