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战事的持续,越来越多西方国家变相“入局”,近日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西·列兹尼科夫证实,乌克兰和以色列方面已就乌克兰转让导弹和无人机预警相关技术达成共识。
乌克兰驻以色列大使叶夫根尼·科尔尼丘克此前便透露过相关消息,如今算是“实锤”了。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此前以色列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根据此前的报道,以色列明确表态过,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还曾亲自出马,向以色列提出要求,希望以色列能够将“霍克”防空系统以及敌对空导弹提供给乌克兰。
原本以为美国都开口了,以色列会爽快拍板,但让人意外的是,哪怕拜登政府出面了,以色列却明确拒绝了美方的要求。
以色列国防部官员更是强调,“霍克”系统已经过时,但以色列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
如今,却来个大反转,以色列到底在想啥呢?
究其原因,还得从几个方面说起,先说以色列自身安全保障,作为一个犹太教为主的国家,以色列被周边诸多阿拉伯国家所“包围”,且时常遭到各路武装分子的袭击,故该国的各类防空反导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时刻准备拦截敌对势力发射的火箭弹、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从某种角度来说,基辅方面一味想着“要武器”,却丝毫未考虑以色列的国家安全。
其次,与以色列“不对付”的中东国家甚多,尤其是伊朗和叙利亚,而这两国偏偏与俄罗斯关系匪浅。
对俄罗斯来说,叙利亚问题是其在中东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成了俄罗斯打破美国和欧洲封锁与孤立,发展同中东国家友好关系与务实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不希望和俄罗斯交恶的主要原因便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影响力十分庞大,同时允许以色列针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活动作出应对。
再者,莫斯科方面此前曾警告以色列称,如果以方对乌提供武器,将“摧毁俄以两国关系”。
因此,以色列大概率不会公然与莫斯科方面“撕破脸”,毕竟地处阿拉伯世界夹缝之中的以色列,实在没理由主动卷入俄乌冲突这场大国博弈之中。
多种原因之下,以色列自然会多加考量,不过,随着美国的不断施压,以色列终究要做出一些表态,此前经过协调后美国将部分存放在以色列境内的武器装备提供给乌克兰,但以色列只是对外强调这项行动是美国主导。
简单点说,以色列只能将这个“锅”甩给美国了。
总之,俄乌冲突持续的越久,个中变量就越多,不仅仅是以色列,毕竟德国也在美国的高压之下开始对乌克兰援助坦克了,战事只会变得越发复杂。
眼下,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的临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说,有越来越多的报道和迹象表明,莫斯科可能发动“具有象征意义的攻势”。“我们注意到,各前线和情报领域的压力都在增加。”
另外,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西·列兹尼科夫对外表示,乌克兰预计俄罗斯本月可能发动大规模攻势。
实际上,乌方释放此类信号的背景是,俄军一个多月来在乌东部战场取得了一系列缓慢但连续的进展。
当然,乌克兰方面放出该消息不排除是在炒作,毕竟经过了一冬的准备,春季战事势必会推进,而非在于某一方的进攻。
近日,西班牙与意大利等国最新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坦克与防空系统,美国还表示将向乌提供价值超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远程火箭弹等,如今以色列也“转向”,看得出来乌克兰也在做十足的准备,接下来的俄乌战场势必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