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请柬中看历史的变动——王运明与他的国庆请柬

2019-09-24   大武汉新媒体

50年前由毛泽东周恩来签发的国庆招待会请柬是什么样的?历年国庆庆典的请柬是什么样的?国庆请柬里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在建国七十周年大庆前夕,我们有幸采访到武汉的一位收藏达人,以上的疑问都能从他的藏品中找到答案。他就是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的门券收藏家王运明先生。

怀抱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礼仪请柬收藏的执着追求,王运明经过近四十多年潜心收集,收获颇丰。目前他已收集到了除少数几个年份以外所有上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请柬,拥有国庆活动各类请柬近千件。这个特殊的收藏类别,因其收藏难度大、范围小、数量少、级别高、不流通,很少流于民间,能一睹真容的人也极少。据王运明了解,全国收藏国家级国庆请柬者不足百人。因为国庆庆典主要在北京举行,身在武汉的王运明收藏国庆请柬难度更大,甚至更为曲折。但他取得的成果在全国同类收藏中颇有影响,可谓独树一帜。因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在国庆50周年时,《中国新闻周刊》为此对他进行过专访报道。

谈到为什么会收藏国庆请柬,王运明说,国庆请柬是我们国家国庆庆典礼宾、礼仪制度的一种实物见证,这一枚枚珍贵请柬中传递的文字、语句、画面、符号,沉积着人们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反映着民族的情感和时代的精神演化痕迹,由此可见证共和国的成熟与进步、繁荣与昌盛。这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家文献资料,不是一般的藏品,极具权威性、珍罕性。

2009年9月5日,在北京中国书店第49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上,1950年国庆阅兵式请柬藏品曾以8720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庆阅兵式请柬历年拍卖的最高纪录,这足以说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国庆请柬的珍藏价值。王运明说,国庆庆典请柬所反映的是一种国家的礼仪,庆典的主要活动内容,阅兵式、国宴招待会、群众游行、游园等国庆活动,往往被赋予党和国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是彰显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王运明看来,国庆庆典请柬体现了国家的象征和庄严,其制作工艺有别于其他物品。国庆请柬有严格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使用专用纸和材料,防伪技术是其他物品所不及的,国徽和文字都是运用了鎏金工艺。

在王运明的藏品中,我们看到1955年之前,所有上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请柬都是竖版、镏金、繁体字;而1956年之后的10年则改为横版,繁体和简体印制并存;到1966年之后,则改为横版简体字了。

请柬反映的国庆活动内容也有变化。建国后,每年都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规模的国庆阅兵,直到1959年,一共举办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1960年至1970年不再举行阅兵,只举行群众游行联欢。从1971年起至1984年连续14年没有举行国庆庆典大会而改为游园活动。直到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国庆阅兵,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并在建国35周年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国庆阅兵,再之后就是1999年,建国50周年的世纪大阅兵……

从王运明的藏品中还可以看到,在国庆阅兵取消的日子里,游园成了庆祝的主要方式。1971年,群众游行活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游园。从1971年到1978年(1976年除外),每逢国庆,都要在北京的几大公园里举行游园庆祝活动。一张1977年的请柬上这样写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周年,定于1977年10月1日晚7时30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焰火晚会,请参加。国庆节筹备工作小组。” 到了1979年,国庆的庆祝形式又发生变化,在平时的国庆节里,音乐会、文艺晚会成为庆典活动主题。这也反映了国家对庆典礼仪的观念变得更为务实,以招待会、文艺晚会、游园等活动来取代,而一般年份只有国庆招待会、文艺晚会。

王运明收藏的最早的国庆请柬是1953年的。请柬主人是黄兴之子、时任广东省总工会主席的黄伟民。请柬为红底金字,缎面、竖版,请柬上以繁体印制的邀请文字:“兹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定于十月一日上午十时在天安门举行阅兵与群众庆祝游行大会。届时敬请光临。”落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筹备委员会”,时间是“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九日”。“你看它使用的材质都是当时最好的,上面的金字都是镏金,而不是现在的镀麻金。”王运明介绍,这样制作的目的既为了表现一种礼仪规格,同时也起到防伪作用。

类似于这种早期国庆请柬,尤其是邀请上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收藏到这张请柬也很偶然,那年还是北京市大拆迁的时候,很多旧物流通到市场上来,原保存者是当废品卖了。当到了收旧物人的手里,就开始坐地起价。价钱高到让当时另外一位北京收藏者最终放弃。王运明通过朋友知道了这枚请柬的出现,便打电话与之联系并最终购得,当然价格不菲。而就在2005年,那位出售此请柬的朋友来到武汉,愿意以十倍于当初的价格收回,但被王运明婉拒。

王运明还略带神秘而又自豪的口吻介绍起另一件藏品,这是一枚1976年的国庆请柬。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全国还处在哀悼期,国家没有按惯例举行国庆庆典活动,这个时候也是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党中央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名义于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城楼举行了一个范围极小仅200余人参加的庆祝国庆工农兵座谈会,一周后粉碎了“四人帮”,因此这枚请柬有着特殊的意义。天安门城楼历届国庆庆典请柬都是红色,唯独这份请柬是白色,显得极其珍贵。

由于这个题材的藏品具有时间的连贯性、物品的系列性、收集的方向性,收集的难度性、增强了收集的欲望,才会产生如今的成果。王运明感慨,现在人们对国家请柬收藏重要性的意识大大增强。

王运明说,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图整理出来,作为爱国主义的教材,让更多人认识它,重视它、喜欢它,分享这些收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