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有位百岁革命功臣,常州首批灯芯绒和他有关

2019-09-21   常州道德讲堂

“我们那天是晚上8点从泰州出发走到集合点,然后等着过江。船在长江时,国民党的飞机就在头上盘旋来盘旋去……”

在红星新村一处老房子里

101岁的崔华民老人一开口

就把人带回了当年战火纷飞的岁月

——他在渡江战役中

做的是支前大队征粮队的后勤工作

01

从挺进金坛、溧阳,到解放上海

崔华民1919年4月生于胶东栖霞

淮海战役后,崔华民被编入过江大队

1949年6月开始支前

“在江阴街头坐了一个钟头,就要经丹阳到金坛去,七八十公里路走了整整一天。第三天从金坛走到溧阳,第四天是走到戴埠、南渡、竹海……”老人回忆说。

当时,崔华民所在的队伍,是要前去解放杭州。他们到嘉兴完成任务后,又绕圈回来参加解放上海。

“既然叫支前大队,我们肯定是要紧紧跟着部队的。”在崔华民的回忆里,他们主要负责解决吃饭问题,“每个人身上都有个米袋子,背着七八斤粮食,基本上够吃两三天。”

02

灯芯绒也有我的功劳

崔华民说

本来他是被安排到宜兴县,后来却被常州这边要过来,安排在了溧阳。1949年7月,崔华民担任溧阳税务所所长。1985年,他以广化区人大副主任的身份退休。

崔华民最骄傲的是,“常州的纺织业上个世纪80年代很有名,常州灯芯绒第一次生产出来,论功劳,我们应是打基础的。”

他是公司合营后常州同新布厂的第一任公派厂长。那时的灯芯绒生产有3道工序,分别是织布、割绒、印染。同新负责的是第一道工序。崔华民说,当时机器生产出第一批灯芯绒时,全国都来常州开现场会。

天宁钢铁厂厂长,常州胜利区副书记、副区长…在崔华民的人生履历里,子女们印象最深的是常州电力修造厂党总支书记。

女儿崔永春说:“我们从小营前搬家到这边二三十年后,还有当时的老职工辗转来探望他。”她说,那时候人人都夸他是好厂长、好书记,厂里工人有困难,他能解决的都会帮忙解决。

03

本色不褪

退休后,崔华民把拍照、养花两大爱好坚持了数十年。在家里的阳台上,从文竹、吊兰到虎耳草、玉树等,林林总总几十种,四季有花开。

“父亲长寿的秘诀就是生活规律、心态好。”但女儿们也说,父亲原则性很强,小毛小病都是自己挂号看病,就是住院也从来不住老干部病房。

崔永春说:“我们姐妹俩都是普通工人退休的,身体也不太好,父亲退休待遇高,但他从不让我们揩油配药,总是说,共产党的钱怎么能浪费呢?”

常州地铁1号线开通了,崔华民说:

“我以前在上海坐过地铁,我倒一直想去坐坐常州地铁,看看文化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