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崇山峻岭里,隐藏着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美丽古村落

2019-10-16   爱泡网

在北京门头沟崇山峻岭一处山沟峡谷里,有一座建于明朝初期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的古村落—爨底下村,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誉为北京最美丽的古村。

爨字念“cuàn”,1958年简化后改“爨”为“川”。相传该村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迁移至此,当年在建这个山村时,,主人为其取名“爨底下”,“爨”原意有灶的意思,意为躲避严寒,或许有避难之意,观景寓意,让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繁华一时

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爨底下村,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

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考察了爨底下后曾讲: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代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于珍贵之列,公之于世,功莫大焉。

古人特别注重住宅风水,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但关系居住环境的舒适,更关系到居住在里面的人的健康。从村子对面山上高处看爨底下村,就像一个大元宝。

村子坐北朝南,建于龙头山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势而就使每家的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有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这些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特色鲜明,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随处可见,凝重厚实又恬淡平和,积淀着深厚的文化。

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路,质地坚固而漂亮,古碾、古磨、古井、古庙散落村中各处,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而村前那棵百年老槐树,更是满载村人不忘祖宗故土的缱绻情怀。 爨底下村在清朝时曾经被洪水冲垮摧毁,劫后余生的村民,用双手一砖一瓦又把它重建起来,人口繁衍至今已到了17代,全盛时期村里有100多户500多人,而现在的村中只有35 户不到100人留守,大多数人已经外出工作、生活。

久居都市的人,在这里寻幽探胜,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一份恬静和悠然,更为摄影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提供创作的好题材,而不少影视摄影组,如《手机》、《投名状》等,也慕名到这里来拍外景。

饱历沧桑的爨底下村古意盎然、使人们在参观游览之时,体验中国古建筑之精美,感受古宅风情,感悟历史变迁,信步其中,如品陈年老酒,醇厚而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自驾车路线

门头沟区双峪环岛右转到龙泉宾馆走109国道按景区标识行走直达景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