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产量高,品质好,大量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的推出,也为黄淮地区小麦的小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百农矮抗58”,由于该品种抗倒性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高产稳产,深受农民欢迎,连续十多年成为我省小麦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大3亿多亩,成为黄淮地区的主导品种,被称为黄淮“第一麦”。今天,小编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比百农矮抗58还好的小麦新品种,被称为“超黄淮第一麦”。这个品种就是百农4199。
品种简介
百农4199是由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茹振刚教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30天,2017年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3,由于该品种产量高,抗倒性好,抗病性强,既耐弱光又耐强光,被称为高光效小麦新品种,穗光效提高了近40%,叶片光合作用也提高了10%以上,成为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小麦新品种。
主要优点
(1)耐旱性强:百农4199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宽,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强。
(2)抗倒性好:百农4199株型松紧适中,株高只有68~70厘米,茎秆蜡纸层厚,抗倒性相当好。
(3)产量高而且稳:百农4199麦穗纺锤形穗,上部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度好,产量高,而且稳产。
(4)三要素协调性好:亩成穗数41.1~46.1万,穗粒数30.5~32.8粒,千粒重45.0~47.5克。产量三要素十分协调,为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5)高光效品种:百农4199在弱光下和强光下均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时间长,合成的有机质多,抗寒性和抗倒春寒、抗旱能力都很强。大大降低了低温倒春寒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增产潜力巨大,大田种植一般亩产在700~750公斤,如果管理得当,亩产可以达到82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期在10月上旬,最佳播期在10月5~15日,亩播量8~10公斤,亩施45%三元素复合肥40~50公斤作为底肥,春季返青后追施尿素15~20公斤,苗期主要防治纹枯病,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穗蚜和赤霉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期注意做好“一喷三防”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
百农4199适宜在河南中北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东部、河北中南部等地区种植。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