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跑男一起去了西部,希望黄河两岸不再落寞

2020-12-06     遇言不止

原标题:我跟跑男一起去了西部,希望黄河两岸不再落寞

希望建设者们的故事不被遗忘。

几年前,遇言姐还在加拿大时,我送甜豆去上音乐课。

去的早了,课还没有开始。

我们几个家长和孩子坐在教室外的长椅上等待。

这时,听到屋子里传来钢琴声——

电闪雷鸣、风疾雨骤,竟是那首 《保卫黄河》。

冷不丁在异国听到这首震人心弦的乐曲,我有点讶异。

弹琴的人是甜豆的钢琴老师,一个东南亚的华人移民后代,地地道道的香蕉人,已经完全不会中文,我也从没跟他私下聊过天。

真没想到是他在练习这首曲子。

我跟着曲子小声哼了起来,到最后那句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最强音,忽然间难忍热泪。

旁边的家长好奇问:“这是什么曲子?很有名吗?”

我点点头——

“《黄河大合唱》对于中国的意义,就像《蓝色多瑙河》对于奥地利。“

他恍然大悟:“哦,是你们的第二国歌。”

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蓝色多瑙河》舒缓平静,满载祝福与喜悦;而《保卫黄河》是苦难挣扎、浴血怒吼、是慷慨悲歌,是必死决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闭上眼,是河西山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听到《保卫黄河》的旋律奏响,心中的热血彷佛被一秒点燃,那是刻入中国人DNA的乐章。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黄河流域环境艰苦、常年水患,长江流域相对温和,又能通航,为什么孕育了古代中华文明的是黄河而不是长江?

最佳答案是:因为气候的变化。

几千年前,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甚至有大象、犀牛等动物出没。

而长江流域高温炎热,气候条件不宜人居,宛若亚马逊雨林一样的地方自然不好开发。

事实上, 华夏文明是以甘肃、陕西、山西为中心,向东发展到河南,再去到山东河北。

文明南移是很晚期的事了。

自唐以后,西北气候转寒,黄河水量减少,加上明清以来的植被破坏,而今,黄河和长江的水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长江的年径流量相当于20条黄河。

不仅如此,长江的九大支流,每条的水量都超过了黄河。

河宽水浅,有结冰期,黄河航运最通畅的航段在于上游兰州段到宁夏段。

如果黄河能像长江一样正常通航,西北地区也不会陷入闭塞的困境。

说起来,也是有点悲凉、有点唏嘘。

好在这些年来,扶贫工作组、环保工作组,始终没有放弃大西北的开发工作。

2000年后,得益于各级堤坝水库调节,黄河再没断流过。

退耕退牧、封山育林的效果也不错。在谷歌卫星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到,现在延安以南绿色已经连成片了。

谷歌地图上的黄河沿线城市

其实遇言姐自己也是半个西北人。

我的姥姥、姥爷在50年代,作为第一代支援西部教育的知识分子,从北京来到青海西宁。

遇言姐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西宁度过的。

是的,我也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孩子呢。

长大后,我在小说中读到一句话——

“西北的黎明饱含着光明。”

这正是我回忆中的西宁。

后来遇言姐留学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草原城市。

我惊奇的发现这里的气候和植都跟西北有点像。

整理院子的时候,邻居建议我种好养的土生灌木,耐寒又耐旱,花期还可以开满整整一个夏天。

我一看——

这不就是咱们西部漫山遍野的金露梅吗!什么时候跑到落基山脚下来啦?怎么就成了你们的土生植物啦?

上个月,遇言姐受跑男 《奔跑吧·黄河篇》节目组的邀请,来到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参加公益活动。

坐着前往酒店的出租车上,望着车窗外空旷的黄土地,熟悉的记忆又一次被唤起。

再次回到西部,我恍惚间觉得, 人生就像画一个圆,终究又回到了原点。

中卫市区比我想象的热闹,这里有40万的常住人口,主要的支柱产业为旅游业和农业。

遇言姐在中卫的66号公路

最近几年,各大综艺都跑来中卫的沙坡头沙漠拍摄外景地。

大漠、长河、高山、绿洲,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建在沙漠之上的沙漠星星酒店

白天可以滑沙嬉戏,晚上可以大漠观星。因此这里还有“东方摩洛哥”的称号

《奔跑吧·黄河篇》是跑男团队以黄河沿线为主轴的一季综艺

在《奔跑吧·黄河篇》策划的公益活动中,遇言姐和跑男家族一起,与小朋友们分享了诗歌。

杨颖读的是汪国真的《如果》。

我琢磨着她的团队里莫不是有70后,不然怎么会想起来读一首汪老师呢?

看到当地学校的小朋友们用童稚的声音朗诵 《凉州词》,遇言姐心里有点难受。

甜豆姐俩也会背这首诗,不仅如此,我还教过她们 《出塞》、《关山月》、《送元二使安西》……

因为疫情的缘故,甜豆姐俩一直无法从加拿大回来,我已经有293天没见过她们俩了。

哎,写到这里也是有点想哭。

作为活动的赞助方,海澜之家给孩子们送来了一批羽绒服。

《跑男》,迄今已经播了四季,《黄河篇》又加入了沙溢、蔡徐坤、郭麒麟。

《奔跑吧·黄河篇》作为《跑男》的衍生类公益节目,希望在满足娱乐性的同时,可以让大家了解到黄河水利事业背后的故事,以及那些为西部开发贡献出自己人生的普通人,如同遇言姐的姥姥、姥爷。

前天,《黄河篇》播出了第一期。

节目组从黄河上游出发,来到了第一站 青海西宁

李晨、杨颖、沙溢、蔡徐坤,再加上飞行嘉宾李一桐、赖冠霖 、毛晓彤、成毅,化身成为黄河探险队的成员,沿着青藏公路,到达海拔4000米的日月山。

“日月山”古称赤岭 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也是唐代文成公主到吐蕃和亲时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

之后,队伍前往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龙羊峡水利枢纽的调节能力优于三峡。

龙羊峡的库容强大到可以把黄河断面一整年的水一滴不剩全部存起来,供春秋枯水期使用。

再加上上、中、下游的其它众多水库,对黄河已经达到几乎随心所欲的调节作用。

这也是黄河水资源分配较为平顺,以及保证黄河不断流的重要基础。

遇言姐跟着《跑男》了解到,1976年大坝建设者们刚来到这里时,黄沙弥漫,大风不止,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打土坯,造房子。

龙羊峡大坝建设者们向跑男团讲述他们和黄河之间的动人故事

第一代建设者在这里结婚、生子,将一生贡献给了西部建设。

他们的第二代生在西北、长在西北,继续投身于黄河水利的建设事业之中。

龙羊峡也从风沙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

事实上,《跑男》已不再单纯是一档以娱乐竞技为主的综艺了。

这一次,制作团队希望能够通过节目,给观众传达正向的社会意义。

《奔跑吧·黄河篇》第一集播出后,有网友在微博留言——哈哈哈的同时,又为那些龙羊峡大坝建设者们的故事感动不已。

西北,有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奔放雄壮,有着“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的轻柔静谧。

更有一代代建设者们留下的青春与热血。

这一次《跑男》把节目的路线安排在黄河沿岸,希望可以为西部的旅游开发带来些许热度,让更多人关注到西部的艰难、美好,与变化。

脚下的路可能破碎,但伟大的心不会。

希望建设者们的故事不被遗忘。

希望黄河流经的土地永不落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lnMOHYBjdFTv4tA9m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