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惊天下,真实事件改编,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奔袭救人质

2019-08-29     飞鱼看电影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全球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还有局部战争,但整体来说世界已经逐步趋于和平,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政治经济因素导致的小范围骚乱却一直未能避免,尤其是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恐怖袭击。

此时,能否保卫出行在外的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然已经成为了各大国军事实力的直接表现。

前几年,根据我国军事行动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战狼2》和《红海行动》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而同样的海外援救事件在国外也屡见不鲜,我们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便是这类军事行动中最经典的案例——《火狐一号出击》。

1976年6月27日,四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班机上有乘客245人(其中以色列国籍的乘客83人),机组工作人员12人。

这架航班原计划是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

劫机者中有两名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成员,另外两名德国人归属于德国左翼极端组织Revolutionary Cells(革命细胞)。

而另一边,正在开内阁会议的以色列总理也收到了飞机被劫持的消息。

被劫持的飞机最终降落在了乌干达的恩培德机场,人质则被安排在了机场的旧航站楼里。

当天下午3点39分,以拉宾总理为首,由佩雷斯国防部长,雅克比运输部长、阿隆外长、查德克法务部长、格利里不管部长,以及格尔总参谋长组成了危机对策委员会。

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斯对乌干达以及其现任总统阿明了如指掌,以色列曾经支持和援助过他。

乌干达的空军是以色列空军培养训练的。

当初以色列建国时,曾考虑过如果不能在现在的地方建国,就把乌干达作为一个预备地点。

就连恐怖分子降落的恩培德机场也都是当初以色列人帮忙一手建成的。

但后来以色列停止了对阿明总统的援助,于是乌干达开始与以色列交恶,这恐怕也是恐怖分子选择乌干达作为躲藏点的原因之一。

然而,乌干达距离以色列两千多公里,况且乌干达附近的几个国家与以色列关系都不太好,直接安排战斗机是不可能的。

而且很明显,恐怖分子得到了乌干达总统阿明的支持。

此时,以拉宾为首的危机应对委员会得到了最新的情报:阿明带着巴勒斯坦游击队出现在了恩培德机场,并对外声称要从中协调释放人质。

但这一切都是阿明的阴谋,恐怖分子搞出来的事情太大了,阿明认为如果自己成功解救了人质会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

阿明与恐怖分子交涉后通报了恐怖分子的要求:

释放扣押在各国的53名恐怖主义分子同伙,其中,以色列有40人,西德有6人,肯尼亚有5人,瑞士、法国各1人。

在以色列,危机应对委员会还在讨论是否应该安排武力解救人质。

得到消息的人质家属情绪激动,强烈要求以色列政府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以换取人质的安全。

与恐怖分子谈判是不可能谈判的,在任何一个主权意识强烈的国家都不会与恐怖分子谈判。

因为一旦恐怖分子谈判成功,那么就说明这个国家好欺负,全世界的恐怖分子恐怕都会盯上这个国家。

而这个国家的公民生命安全将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6月30日,继要求释放扣押人员之后,劫机者再次对外发表声明:

“如果在以色列时间7月1日下午2点(格林威治时间12点)还得不到回答,就要枪杀人质,炸毁客机。”

以色列政府已经被逼到了不得不做出决断的地步。

最后,以色列政府制定了两套方案,和平谈判为A计划,军事行动为B计划。

两个计划同时实行,A计划作为烟雾弹迷惑恐怖分子和阿明,佩雷斯国防部长则挑选最精英的特种部队为B计划做准备。

借助美国提供的卫星资料,他们甚至还临时搭建了一个恩培德机场的航站楼进行实地演习。

在6月30日当天下午,劫机者为了表示诚意,突然释放了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在内的47名乘客。

这47名乘客深夜便回到了巴黎。

就是这关键的47名乘客为即将突袭恩培德机场的特种部队提供了最新的人质和劫匪资料,使得整个计划更加完备。

此时,以色列政府同意谈判的烟雾弹起了作用。

在7月1日下午,恐怖分子答应将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4日下午2点。

而在以色列的一个空军军事基地,一位年轻的特种空军部队司令丹捷姆伦准将,他早就着手研究偷袭恩德培机场,夺回人质的军事计划。

他们拟定了几个方案,递交给了国防部长。

最终经过以国防部长佩雷斯为代表的强硬派的不断斡旋,总理拉宾特批了B计划的执行,代号:雷电行动。

此次行动分为4个救援小队:

营救班的任务是击毙游击队,救出人质;

掩护班的任务是压制附近乌干达士兵的支援;

爆破班的任务是爆破机场的雷达以及停机坪的米格战斗机,防止地方的追击。

而救护班的任务则是运出死伤者并进行治疗。

为了任务的顺利进行,他们还安排了一辆与阿明总统一模一样的奔驰轿车以迷惑守卫。

以色列共准备了经过改装的4架“C-130大力士运输机”和2架波音707客机,可以直接进行空中加油。

“雷电行动”的总指挥为佩雷德空军司令,乘机在

一号机c—130袭击候机人楼,保护人质(两位指挥官搭乘);

二号机c—130压制乌干达部队,医治负伤人员,运输救出的人质;

三号机C—130破坏对方雷达、战斗机等,运输救出的人质;

四号机c—130补给燃料。

每架飞机各自负责自己飞机的警卫。

负责支援的波音机队的任务如下:

一号机B—707,指挥全盘,通信联络,支援(佩雷德空军司令搭乘);

二号机B—707,医治重伤员(33名医生搭乘,分两个班,在内岁毕待命);

另外,还有8架F—4E鬼怪式战斗机作为护卫战斗机。

一切的准备工作迅速而隐蔽,保密工作是第一位。

7月3日,人质被绑架的第七天,所有战斗人员整装出发,4架大力士机直飞恩德培。

袭击部队在飞行了7个小时之后,按计划于晚上10点40分(乌干达时间11点45分)准确到达目的地。

然后飞机开始逐次降落并对恩培德机场展开进攻。

人质营救小组冲入航站楼用希伯来语大喊“卧倒”,随后开枪。

爆破组成功爆破了机场的战斗机和雷达中心。

掩护班在机场入口处迎击并消灭了从坎帕拉方向赶来救援的乌干达部队。

而且在袭击期间,所有大力士机始终没有熄火停机,由十几名队员保护着,整个过程几乎按照计划进行。

成功完成任务的士兵们受到了以色列人民热烈的欢迎。

这次行动炸毁乌干达米格飞机11架,不得已而杀死乌干达士兵45人。

在撤离恩德培机场时,106名人质救出103名,3人去向不明,袭击队员中只有纳塔尼雅夫中校一人死亡。

电影《火狐一号出击》基本上还原了整个事件的始末,而且从绑架者、人质以及政府三个角度展示这场恐怖袭击。

但也由于多线叙事的原因,导致了整部电影主线不是很明确,与《黑鹰坠落》这样的经典战争片肯定是无法比较的。

喜欢战争和反恐题材的影迷可以找下这部电影看看,这可以说是反恐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战斗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gBd52wBJleJMoPMx2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