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不按时吃饭?
警惕!很可能对肠胃有影响!
甚至有癌变风险!
常年饮食不规律
41岁首次出现胃肠不适
今年44岁的李想是一名传媒工作者,因为经常不按时吃饭。大约三四年前,李想发现自己的下腹部时不时就会隐隐作痛。随后,他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
经“胃肠镜”发现,李想的胃部有炎症,并且伴有轻微的糜烂,肠道内还有一处0.8公分左右的息肉。“由于这处息肉的‘根部’太宽,不能在胃肠镜时直接处理掉,否则会造成较大量的出血,要另外安排手术时间。”
最终,在医生的帮助下,李想成功“告别”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息肉”,从此养成了每隔一两年就做一次胃肠镜的习惯。
导致频繁腹泻的“真凶”
将近一半中国人都有
转眼到了2023年,又是同样的下腹部,时隔三年这熟悉的“隐痛感”竟又一次找上门来,而且症状更加严重,疼痛更加明显。
李想说,“这一次只要稍微吃一点微辣的、凉的、硬的,甚至吃饱一点就会拉肚子!严重的时候一天要上四五次厕所,并且伴有明显的腹胀,总感觉胃里有东西消化不了。”
有了上一次就诊的经验,李想并没有急于前往医院,而是选择控制自己的饮食。
然而,过了一个月,李想的病症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迹象。于是,他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经医生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李想的胃部有多处芝麻状的红色小点,这是炎症的表现。
医生怀疑这或许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于是抓取了李想的胃部组织活检,并顺便让李想进行了“呼气”检测,事后两种检测结果都表明HP阳性。“李想的频繁腹泻和胃肠不适,大概率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肠部始终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的。”
不仅如此,医生在李想的肠部还发现了一处新长成的息肉,好在这次的息肉并没有“刁难”李想,医生在胃肠镜过程中便帮他处理掉了,这也就杜绝了它日后癌变的可能性。
吃了两周的药以后,李想的胃肠部的症状明显好转。如今一个月过去,已经基本上好转了,甚至可以吃一点辣。
如何防治幽门螺旋杆菌?
医生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粘膜炎症,严重的话会造成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长期胃部炎症还会造成萎缩性胃炎、肠化,进而演化成胃癌。
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在我国人口中能够占40%-70%,因此中国人应该格外重视对幽门螺旋杆菌的防范和治疗。
检测自己是否携带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5种,分别是胃镜活检、抗体、培养、呼气试验、粪便抗原。需要注意的是,以上5种方式中,只要有1种指标提示阳性即确定携带幽门螺旋杆菌。
如果确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应第一时间找专科的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只接受药物治疗即可,用药14天,吃完药后1个月复查。患者治愈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极易复发。
医生表示,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和饮食习惯有关,每个人都是易感人群,如果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不好,全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就会增加,因此提倡就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和不熟悉的人吃饭时甚至采用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防治肠道息肉?
医生表示
我国接受肠镜的人中
有30%-40%的人发现有息肉
如果放任不管
其很有可能在5-10年间发生癌变
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
定期做肠镜非常重要!
肠癌和胃癌
都是我国国民高发的癌症
40岁以上或
长期感到肠胃不适的人群
切记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
*点亮【在看】,转发关注~
来源:浙医在线、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新闻坊
编辑:凌文秀
审校:石洪开
监制:殷美玲
冷空气来袭,最低温降至10℃!济南人开启“混搭模式”
人人人人人,一度限流!济南变“挤难”…网友:这泼天的富贵!
这泼天的富贵没接住?紧急宣布:已断货!网友:笑晕在评论区…
精彩视频,欢迎关注“齐鲁晚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