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得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忍

2022-06-24   沈阳日报乐享沈阳

原标题:这个问题得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忍

突然有尿意就完全憋不住,裤子立马就湿了,一趟又一趟地起夜,睡个好觉都成奢侈的事,尴尬、无奈的“失控”局面,可能在隐匿地困扰着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尿失禁问题影响着一部分的正常生活,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尿失禁绝非小事

国际尿控协会对尿失禁的定义是尿不受人的控制,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其分类和成因极其复杂,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等类型。

相关研究显示,全球约20%的人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困扰,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尿失禁患者将越来越多。其中,女性尿失禁患病人群多于男性,成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更是高至25%~45%。据国内区域性调研显示:中国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0.9%,但就诊率却不足一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陈小楠博士表示:尽管随着人们对尿失禁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提高,就诊率有所上升,但实际尿失禁的发病率仍然要比我们想象的高很多。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往往都是症状非常严重的。尿失禁这类症状属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疾病症状,这类疾病虽不似癌症一样致命,但如不及时就诊,会长久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的工作、生活、社交更是会造成极大的干扰,甚至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因此,了解疾病,重视疾病,积极寻求科学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

小心被膀胱过度活动症缠上

陈小楠教授说,在各种分型尿失禁当中,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是急迫性尿失禁,大部分是由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遇到这种情况的病人早期就表现为尿频尿急,老想上卫生间,有一种控制不住要排尿的感觉。到后期有些人越来越严重无法憋住尿,对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这类疾病当中,尤以女性患者偏多。

有数据显示,我国膀胱过度活动症总体患病率达6%,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增高。40岁以上人群中,男女性患病率更是皆超20%。如果有尿急: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抑制排尿冲动;尿频,日间排尿次数≥8次,每次尿量低于200ml;(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尿失禁;夜尿,夜间排尿≥2次等症状,极有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陈教授表示,大多数患者通常因为难以启齿、不重视,甚至认为是“老年自然现象”而不把尿失禁当回事,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多措并举解决问题

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陈教授解释道,对于这个症状,病因上并不是完全清楚,针对其治疗,总体来说是以加强功能的行为训练,包括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同时要减少相关的心理负担。针对一些特别顽固性的排尿功能障碍,还可以采用膀胱内注射肉毒素、以及更为先进的骶神经调控疗法来治疗。

陈教授说,骶神经调控疗法是相当于给膀胱安上了起搏器,利用弱电脉冲刺激尾椎骨附近的骶神经,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及其他盆底神经的反射,最终改善下尿路功能障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不仅是尿失禁症状的改善,由于骶神经调控是双向调节,对于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排便障碍的症状,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种治疗方法是先通过一期手术测试,效果显著,再进行二期植入手术。医院里有不少例子,一位70岁左右的老年女性经过这种治疗,改善了尿失禁的症状。另一位38岁的患者因外伤造成大小便失禁的问题。通过这个手术,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不成问题。

陈教授特别提醒公众,一定要重要尿失禁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遇到问题要选择的正确治疗方式。

乐享沈阳、沈报融媒编辑:留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