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作家莫言: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文学也将毫无意义

2022-08-26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诺奖作家莫言: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文学也将毫无意义

莫言两字,想必对读者来说并不会陌生。“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一个头衔,就已经标榜了无上光荣。

莫言先生留下了不少经典巨作,其著作《红高粱》里高密东北乡,承载的不仅是质朴的农村生活,还有不少反抗殖民主义侵略的故事与骇人听闻的酷刑。其著作往往能带给读者叩击人心的深刻反思和真切质问,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生存之本意。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郑重地宣布:“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这样一位为人类文学史做出贡献的伟大作家,于2010年在东亚文学论坛上所做的演讲中坦言道:“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文学也将毫无意义。”

在此次演讲中,莫言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少财富欲望过于膨胀而产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良方。

物欲横流浮华景,清心寡欲淡名利

曾有人看破世俗红尘而坦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诚然,金钱是生存的必需品,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依托与基础。没有一定的收入,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就没有生存的动力,更何来幸福生活一说?

但花花世界迷人眼,不少人在灯红酒绿的狂欢中迷失了自我,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肆意地敛金聚财,甚至做起了违背法律道德底线的错事。可见清心寡欲之人并不多得,而淡泊名利这一美德也确实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恶魔,它能如雪中送炭,解救普陀众生于饥贫交加的苦海,它犹如一根救命稻草,给被病魔缠身的孩子生存的希望;但它也是将人类推向深渊的手,让不少人被金钱迷失了双眼,继而利欲熏心。

在无限膨胀的欲望的驱使下,金钱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唯一目标,为了聚敛财富而不择手段。

同时,我们也明白,拜金主义终究不会是主旋律;悠着点、慢着点,细心体会生活中的小事,用心感受自然与人性才能回归本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老祖宗的深刻教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优良的作风与传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便是安贫乐道的完美诠释。

莫言所言极是,“富贵,文学中考验君子的试金石”。只有严守心中的道德底线,不触碰法律那根高压线,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有的自觉。

事实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摆脱贫困也许已经不是难事;但在网络上,不少人看见了所谓网红的光鲜亮丽和富豪的挥金如粪之后,便动了许多不正当发财的歪念头。

但纸老虎终会得到严惩,只为了追逐利益的奸商也会受到市场的打击。唯有通过合法的收入才能实现真正的堂堂正正的致富。

约束欲望为首要,学会放下是学问

为何有的人总是在眼高手低而一事无成?答:终究还是欲望过大,而能力太小。脚踏实地去学好本领,学会一门专业,学得谋生的技能,培养一项他人难以替代的能力,方能在这个社会上有所贡献而大放异彩。

事实上,约束自身的欲望也是关键。贪婪是人类的本性,而人类的欲望是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因此,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也并无止境,随着存款上数目的递增,不少人心里便会想着还能有所突破。

欲望像是一团火,熊熊燃烧彰显着人类生命的活力,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像是一双无形的大手推着人们前进,但稍稍用力过猛,便会让你冷不丁地栽跟头。合理的欲望带给人们前进的动力,过于强盛的欲望却让人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学会放下是控制欲望的首要方法。放下心中的症结,放下心中出格的念想,放下心中无端的顾虑,放下所有早该割舍的人和事。放下不该有的贪念,放下不应该的执念,放下所有过重的负担,将它们弃置,将它们留在原地。

放下累赘,方能一身轻,放下多余的欲望,才能更好地调整目标,继续起航。

生态和谐可持续,文学力量击人心

人们总说:“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但这并不是一句生硬的口号,而是不可磨灭的事实。但人类对地球做了什么?疯狂地索取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

工业化使得人类的生产速度有了指数性的提升,但回过头来,地球却早已是千疮百孔的模样。台风、沙尘暴、强降水,各类极端天气屡次作用下,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莫言先生坦言道:“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

文字的力量总是那样的不可小觑:普通的杂志在浏览一番后就会被束之高阁,但好的文学作品就能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甚至多次传阅。

也许正是某一串方块字的连续,让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被感化;或许是一本励志的书籍,就能点燃一个孩童最真切的梦想。

也正是我们的文学作品,能将保护环境的观念传达到人的心灵深处。用文字告诉人们是非正误,要知道,只有循循善诱而不是生硬的口号才能让人共情。

莫言先生的这一番演讲,不仅在文坛,还在社会上也激起了一层波澜。“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文学也将毫无意义”表明上看起来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其背后的原因皆是有迹可循。

“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直指当代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给不少肆意浪费资源,不懂得环保的人们敲响了警钟。莫言先生希望能借助文学的力量,用优质的文学作品去打破这一份浮躁和恶习,用文字的力量让读者有如沐春风的感受。

小结:

莫言先生的话语诚恳亲切,让我们得到了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中戒骄戒躁、砥砺前行的勇气。他的话语一如他的作品般经典可寻,颇有让人醍醐灌顶的意味。

纵然不少人坦诚“世间熙熙攘攘,皆为一个利字”,但笔者愿意相信还有一种人心的温暖和道德的约束能让世间多一份向他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的爱;相信自律终究能将欲望的猛兽制服,相信世间的正义永远不会迟到。

总有一天骄奢淫逸的风气终究会被打压,而淡泊名利以致远的骨气终会流传,而人们终究能摆脱人类的过分的贪欲和恶习,学会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作家能用文学作品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文字的力量渗透人心。

正如莫言先生亲口所述的那样:“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