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体测的历程与未来,退役功勋掌门力主对立

2024-09-11     科技的多变啊

CBA新赛季的体测工作已经展开,首日便带来了一些“意外”。深圳队贺希宁的不及格尚属小意外,但浙江队王奕博的受伤却着实令人惊讶。上次因体测受伤还要追溯到赛会制时期的张兆旭,而如今,随着王奕博的受伤,CBA的体测再度引发了争议和关注。那么CBA的体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接下来我们来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

CBA最初名为全国男篮甲A联赛,在1995年便开始实施国家体委对篮球运动员的体测标准:3200米长跑和全场折返跑。尽管只有两项测试项目,大多数球员都倍感艰辛,特别是身材高大的球员,全场折返跑对他们而言更加具有挑战性。即便是当时的巨星姚明也曾感到相当吃力。然而到了2005年,篮协主席李元伟推动联赛改革,除了提出了“北极星计划”外,还废除了体测项目。即便联赛不再进行体测,各队仍延续了体工队时期的训练要求,保持了一定的训练强度,但李元伟的决定并非人人认同。

宫鲁鸣则持有不同观点,他自从退出女篮,担任篮管中心训练科研部部长后就一直坚持进行科学体测,并强调体测的重要性。不过由于当时CBA的领导者李元伟不太赞同这一观点,宫鲁鸣并未能直接促成变革。然而,随着信兰成接任篮管中心主任,以及李元伟的退休,联盟再次开始实施体测,这次体测项目由原先的2项改为4项,包括折返跑、2分钟强度投篮、负重深蹲和负重卧推,总分为600分,球员得分不能低于400分方为合格。尽管这四项测试看上去合理,但不可避免地还是出现了意外。

2016年,李晓旭在折返跑中脚踝受伤,再次激起了对体测的质疑。一年后,信兰成退休,姚明接管了CBA公司,取消了全员体测,改为抽测,减轻了球员体测负担。然而在2019年,张兆旭在负重深蹲测试中受伤,导致体测再度名存实亡。

如今,中国男篮成绩下滑严重,CBA联赛质量也备受诟病,高层和球迷都急需寻找解决之道。因此,严格管理再度成为焦点,三从一大训练法再度被提上日程,体测也重新回到了CBA,并要求更加严格,规定不得徇私舞弊,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若球员未通过体测,将无资格参加CBA联赛。宫鲁鸣一直主张严格要求,而李元伟和姚明则持反对态度,唯独信兰成支持宫鲁鸣。这一切看来十分耐人寻味,毕竟自家球员的素质和训练态度,难道不该自行评判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f36661265bc3af682e434e1b15bf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