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真的不吃天津三绝?

2019-07-21     天津生活通

正值暑假

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出门旅游

也会有不少好友来家做客

作为热情好客的天津人

自然得仔细盘算好了

要带老友吃点嘛

玩点嘛

然而当你从火车站接到好友

顺口问了句:想吃嘛?

外地朋友

仿佛约定俗成了一般

“天津三绝不不错嘛,咱吃那个呗。”

每当这时

我们总会长吸一口气

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天津,我们不吃三绝的...”

然而

这是真的吗?

天津人,真的不买十八街麻花吃吗?!

——当然不是!

——天津人是吃麻花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不爱吃而已!

清朝末年,天津十八街巷子有个叫刘老八的人开了一家麻花铺,名叫桂发祥。他家的麻花选料考究,个头大,又实惠又好吃,很快就打出去了名堂。可麻花发腻,再好吃也吃不了很多,慢慢的,麻花铺的生意也就低迷了下去。这时候有一位少掌柜的出去游玩,回铺子里饿了,但只剩下些点心渣,他灵机一动,用面裹点心渣下锅炸,这一炸可了不得,比以前更酥香甜脆,后来他又加了果脯去腻,冰糖提甜,口感丰富越嚼越香,这才慢慢成为了津门名吃。

只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家对这种重油高糖的点心便没以前那般喜爱了。

而之所以说天津人不吃十八街麻花,多指那种手臂长手腕粗的大麻花。(当然也有人喜欢这种口感比较丰富的,也有人买碎麻花吃。)

图片来源:@吃货人生

这种麻花看着好看,适合送礼,但口感一般,容易放硬。如果是天津本地人吃,大多会选择买散装的小麻花,想吃了拿出来一个,撕开包装就能直接吃,也方便携带。

说到这里,如果有外地朋友问:“那我来天津买这种小麻花不就行了?”这个时候,作为天津本地人的我,还是要奉劝各位三思!

你问为啥?因为很可能被骗啊!

来到天津,你可能会看到一些著名景点遍地都是卖十八街麻花的,随便靠近一家,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爷或者老大妈就会凑上来,问你是哪里来的,说他也是来买麻花的,本地人都来这边买之类的。

一般这种特产店都会有邮递服务,若是遇到好点的骗子,可能给你寄过去一箱三无麻花;若是遇到普通骗子,你出了这个门,快递这事儿就算完了;若是遇到贼心黑的,给你来个到付,快递费可能比麻花还要高!如果不邮递,拿回家便不一定是哪个小厂子出的麻花了。

案例来源:@知乎网友

如果想要买到真正的十八街麻花,不妨去滨江道的总店或者南市食品街看看,若嫌提着麻烦,到官网购买邮递回家也是很有保障的。

天津人真的不爱吃耳朵眼儿的炸糕?

——其实耳朵眼炸糕真的很冤,被黑的很大原因是位列“三绝”顺便背锅。

清光绪年间,耳朵眼炸糕的第一代掌柜推着独轮车在鼓楼附近叫卖。后来赚得钱多了,便在北门附近的耳朵眼胡同租了店面,被食客戏称耳朵眼炸糕。但在战乱时期,耳朵眼炸糕被迫加入商会,改名为增盛成。但这个商号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耳朵眼炸糕的名号反倒流传至今。

天津人对耳朵眼炸糕还是蛮喜欢的,只是不天天都吃。毕竟这种油炸黏食实在和现在推崇的健康饮食有冲突。

图片来源:去哪儿网@Miss不冷静

耳朵眼的炸糕虽然相比较其他品牌的炸糕要贵一点,但价格还在合理范围内。而且最近顺应潮流,新推出了紫薯、红果、黑芝麻跟桂花等馅的炸糕,甚至还有各类酥点。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虽然也都蛮好吃的,但总感觉没有传统豆沙馅吃着顺口。而且有些分店为了缩短顾客排队时间,出货量大导致无法及时卖光,以至于顾客拿到手里的炸糕都成了凉的,这些也是让不少卫嘴子诟病的原因吧。

天津人真的不吃狗不理包子吗?

——不吃。

——有异议的先别急着生气,听我慢慢儿跟您说。

清咸丰年间,当满三年学徒的天津人高贵友开了家包子铺“德聚号”,用精面制皮,用排骨汤调馅,点小磨香油增香,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一般。皮薄馅大,咬进嘴里香而不腻,很快就在天津卫闯出了名堂。因掌柜的小名唤作狗子,又时常忙到没空跟客人聊天,久而久之德聚号小吃铺便被人戏称为“狗不理”。

现在有外地朋友来津,几乎所有迎客的东道主都不推荐去狗不理吃饭。甚至刚刚说得那些“麻花托”都拿“别去吃狗不理”同你拉近关系。这个几乎成为天津卫标志性小吃的狗不理,真就这么难吃吗?

关于现在狗不理好不好吃这个问题,我们卖个关子。先来说说老年间的狗不理是什么样的。那时候人穷,出外下馆子讲究得多吃点油水。所以当时的狗不理一口咬下去能流出来半碟油。要问那个时候好不好吃,那自然是好吃!尽管也贵,但贵得有道理。

图片来源:@网易财经

到了现代,狗不理也秉承着用好料的原则,只是精面变成了澳大利亚小麦,猪肉也变成了特种猪。外国小麦跟特种猪好是好,可老辈子的时候,有这东西吗?

狗不理店内垫桌宣传单/图片来源:@知乎网友

似乎在狗不理愈加出名的同时,一些东西也被他们丢弃了。于是我们现在来回答之前的那个问题,狗不理包子好吃吗?

——作为狗不理包子,它不够好吃;作为普通包子,它还算及格。

仅仅是这样,狗不理包子也不会落到连黑车司机都劝外地朋友不吃的地步。更严重的,是因为它贵。

图片来源:@盗月社食遇记

普通来讲,像是天津人比较喜欢的二姑包子,肉馅大概是40~60块钱一斤,而狗不理的三鲜,一百多一屉,一屉只有八个。最贵的一品全蟹包更是高达44每只。

一品全蟹包/图片来源:大众点评@Taylor.S

而且有的店面二楼必点炒菜才能坐,一份最常见的老爆三要88,罾蹦鲤鱼要168,远超市价。咱也不是说不能接受贵,但贵得有贵的道理吧?

点击可看大图/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尽管,狗不理也有便宜的,一屉包子大概4、50,且也没有像网传那般都是小包子。可6、7块钱一个包子,您觉着值吗?所以,天津人之所以说狗不理“难吃”,更多是因为它不值,而且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扼腕之感。我们吃包子讲究个填饱肚子省事还好吃,面对如此天价的狗不理,天津人又怎会买账呢?

而且,外地朋友也切勿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去尝试。虽然各店情况不同,并不都店大欺客,但全是一样的贵!若是想吃包子,老城里二姑包子跟石头门槛都好吃得很啊!

说了这么多

也只是想让大家

对“三绝”有更为客观的了解

不要听信跟风言论

错过了美食

也不要因为“三绝”是天津人的情怀

就一味追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f33K2wBmyVoG_1ZL3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