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最好的报复,只有四个字,莫言的话真让人解气

2022-07-27     仲念念。

原标题:对一个人最好的报复,只有四个字,莫言的话真让人解气

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总是有人诋毁我,打击我,我该如何还击?底下的高赞回答中有人给出一个让人意外的建议:不要打回去。

这样的声音在当下的社会中是很难出现的,现下年轻人的观念是快意恩仇,当下怨当下结,不管大仇小仇, 当下报了才会痛快。

顺应人性的特点,还击才是理想中的应对方法。但不打回去的这种反人性的做法,也不能以偏概全地把它定义为错误的做法。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提出过自己独特的见解,与高赞回答几乎是一个意思:不闻不问。

这四个字是莫言在他的大作《晚熟的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他告诉我们,对一个人最好的报复,只有四个字,就是不闻不问。

一:不闻不问,只把诋毁当成耳边风

究其根本,一个人诋毁别人,本质是想要抬高自己,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样的人心里其实是极其自卑的,他无法从别处得到对他的正向反馈,只能通过诋毁他人来获得价值的满足。

毫无疑问这懦夫的做法,真正强大地获得肯定的方法应该是,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从实力中得到实在的肯定。这种肯定不是虚无的。

而弱者通过诋毁他人得到他人得到的肯定,是一种虚无的肯定,这种肯定只建设在对方比自己差的想象中,一旦对方有了更优秀的表现,这个由自己架构出来的安全区便会轰然倒塌,如泡沫一样一戳即破。

邓华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她通过将近十年的艰苦打拼,终于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年纪轻轻就已在一线城市买了房。

她的成就传回老家里,并没有得到外人的肯定和赞赏,而是得到了他们的诋毁。

那些与她曾经在同一片大地上长大的亲朋好友,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着她资产的来源。在他们眼里,一个女人怎么可能靠自己就能赚到这么多钱,他们异口同声地认定,那些钱一定是来路不明或是不清不白的。

认知不同,思想不同,我们永远难以让别人的思想跟我们同频。邓华对这些声音的处理是:不闻不问。

不闻,就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心情。不问,别人再多地诋毁最后会像打到一团棉花上,轻轻软软无处着力。久而久之,带头诋毁的人没有了乐趣,这些不友好的声音自然会烟消云散。

二:不闻不问,对方再气愤也与你无关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藏着对抗的本性,对于他人的诋毁不闻不问,无形的对抗通道就会被关闭。外人无法再伤害到你,无法再得到反馈,便会偃旗息鼓,这场仗不战而胜。

人生中所有经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我们得以从中得到修炼自己的内功,让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宠辱不惊。

你自蹦跶跳脚,我自安然自若!

再者,诋毁者是需要观众的,他们希望被诋毁的人可以如他们所愿配合演出,把这一段证明自己的大戏演完。

如果你轻易动了气,这场戏你就很难再置身事外。你已经成功者了他的道,如他所愿走上满是硝烟的戏台,最后当然只会按着他所呈现的剧本往下演。

可以说,你的表现越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这场戏的对方落败概率几乎是百分百。

如果你完全跳出他的剧本之外,对方即使再诋毁,再气愤,你也依然可以不闻不问,对于这样不在他安排之内的你,他也没辄的。

不闻不问,才是对诋毁伤害你的人,最好的报复。

来而有往,诋毁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兴奋。来而无往,诋毁你的人得不到预料之中的畅快,自然就会放弃继续诋毁伤害。

修炼好自己的内功,比任何的对抗手段都要强。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e871ae24a0aec4e3502cb311bb79b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