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大众马拉松项目中,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国女生在枪响之后的2小时41分03秒,冲过了终点线,夺得第一,现场瞬间沸腾到极点。
很多人因此第一次知道了黄雪梅这个名字。
但在跑圈,黄雪梅已经凭借自己的成绩多次令人刮目相看。在去年年末北京马拉松大众组,她刚刷新了个人PB——2小时32分16秒,迫近“230”的成绩。虽然在大众组,但这个成绩已经算是精英跑者了。
黄雪梅参加巴黎奥运会。(图/视觉中国)
在巴黎夺得第一后,有观众调侃,“黄雪梅,跑那么快是要回去写代码吗?”
没错,黄雪梅的真正职业是厦门国际银行一名程序员,平常只有下班时间和周末进行训练。
这次巴黎马拉松赛场上,还有一位她的同事徐艺铭,来自澳门国际银行杭州分行(厦门国际银行的附属机构),她也跑完了全程,拿到了巴黎大众马拉松为选手准备的奖牌。就在前几天,央视还报道了她请假去巴黎参赛的事情,点燃了很多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们。
一名普通白领,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超越自我,跑进巴黎奥运会赛场?这里面蕴含着不平凡的故事。
“世界大众一姐”
北京时间8月11日凌晨3点,2024年巴黎奥运会大众组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夜晚的巴黎天气凉爽,让黄雪梅觉得浑身舒畅。从厦门出发前,她还以为巴黎会像厦门一样湿热。巴黎凉爽的天气让她更有信心了。
尽管只是大众马拉松,但千里迢迢来到巴黎,黄雪梅说,“来都来了,总不能说来巴黎就为了跑个有氧”,起码“跑得尽兴,跑得满意”。
运动员身影。(图/图虫创意)
整个巴黎都在沸腾。跑道两边围满了观众,人们也很激动,为大众跑者们呐喊加油。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人们想用最大的热情挽留。这样的氛围也感染着黄雪梅,她第一次离奥运会如此之近,有着抑制不住的快乐。
这是百年奥运会史上,首次有普通体育爱好者站上奥运赛场。40048名大众跑者站在跑道上,除了10公里跑,还有42公里的马拉松。
这场马拉松界的“午夜巴黎”,从塞纳河畔的巴黎市政厅起步。跑道上,青蛙公主谷爱凌也以大众选手的身份参与其中。选手们将一路经过巴黎歌剧院、杜乐丽花园、卢浮宫、协和广场等名胜古迹抵达凡尔赛宫,又折返经过埃菲尔铁塔……
这一场马拉松,黄雪梅没有给自己设置十分具体的目标,因为地形复杂,环境也陌生。浪漫的巴黎夜跑,地形上却有残酷挑战。除了路过很多大隧道,28公里处、凡尔赛宫附近,还有一个陡峭的斜坡,被不少跑友称为“绝望坡”。有跑友说,目测坡度45°。
在正式跑之前,黄雪梅提前去感受过,看上去的确很难,全程有438米的累计爬升,好比爬山,但黄雪梅觉得,“不要被吓到,放慢速度上去就行”。
黄雪梅进行户外跑。
晚风徐徐,人们的加油声仿佛把夜晚点燃,历史从她脚边略过,仿佛时间隧道。她的脚步坚定,心中极其专注,想着配速的问题,根据配速及时调整脚步。前半程,黄雪梅冲得很凶,用了1小时19分38秒,后半程保持了速度,用了1小时21分25秒。
到达终点的心情反而是平常的。当她冲刺的时候,还超过了一名正在冲刺的男性跑者。她心里有一个感觉,“终于跑完了,我尽力了。”这是顶尖跑者的一颗“平常心”。
那一刻,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只知道前面一直没有女生,后面也没有人追上来。“我尽量保持住了自己没有被人超越的优势。”
但网络直播上,人们已经在欢呼,黄雪梅以2小时41分03秒的优势夺得第一。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位黄皮肤、身材不高但神情坚毅的女孩,难以置信地能跑,“世界大众一姐”的称号随之而来。
银行姐妹花,跑进奥运赛场
黄雪梅并非职业运动员,也没有受过长期系统训练。如果说有点天赋,她笑说可能是高中时候跳绳比别人跳得好。
今年31岁的黄雪梅出生于云南昭通,那是连接云贵川的交通要道,平均海拔1685米。或许因为她成长于高海拔地区,肺活量相对稍大。
上高中开始,她时常绕着操场跑起来,不知道跑多少米,也没算过。直到高三的时候,学校才有了塑胶跑道,此前她从来不知道田径是什么,体育的道路也不曾在她脑海出现过。从小,她只知道,想要走出大山就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她学习一向刻苦,不负众望考上了东南大学,自己报了东南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直到大学,无意间她又开始跑。在学校组织的万人迎新新年长跑活动中,她获得了第二名,击败了校队的体育特长生。此后,她被邀请加入学校定向越野队,逐渐爱上了长跑。
黄雪梅在进行长跑运动。
2015年,黄雪梅大四了,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一是她要代表东南大学去参加厦门马拉松大学生联赛,二是这当口她收到了厦门国际银行的面试邀请。这是她人生中第一场马拉松比赛,这场比赛,也让她走进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与厦门结下了缘分。
刚工作的前两年,黄雪梅努力熟悉业务,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她一直是个对待工作和学习严谨认真的人。直到2017年,她感觉到逐渐掌握工作,加上银行同事邀请她一起跑步、参加马拉松,她才开始把跑步捡回来。在下班等闲暇时间,她便开始跑,每天晚上跑5~10公里。单位友好的工作氛围,也支持她可以更好地安排跑步和工作。
她说自己不爱打游戏,也不会做饭,于是跑步逐渐重新被发展成兴趣爱好。在一些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女孩子一定要找到在家庭生活之外,自己喜欢并可以坚持的事情。
跑步后,一开始身体昏昏沉沉的感觉逐渐消失,黄雪梅越来越找到自己的人生节奏。她发现,跑步的时候,她除了专注自身的配速,有时候也会想想工作的事情,很多问题就在思绪中迎刃而解,同时性格也慢慢更加开朗乐观。
从此,黄雪梅开始出现在各地的马拉松赛中。在黄雪梅同事的讲述中,我们才得知,厦门国际银行单位里,马拉松氛围极好,整个单位里经常跑的人就有五六十个,他们经常参加各类马拉松赛事,单位里甚至形成了业余跑团。在厦门马拉松以及晋江马拉松项目中,银行还有专门的应援团,支持员工比赛。
不得不提,此次在巴黎马拉松赛场上,还有一位黄雪梅的同事,来自澳门国际银行的徐艺铭。
徐艺铭。
徐艺铭从高一开始陆陆续续跑步。得益于银行鼓励个人自由发展的氛围,她把这个爱好坚持了下去。2021年,听说巴黎奥运会开放了大众马拉松项目,带着对奥运的向往,她便开始了备战。为了积累参赛资格所需的积分,她维持了每年3000公里的跑量。
2024年,在第二轮抽签中,她得知自己中签了。当时正是除夕夜,她说那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就在巴黎马拉松开场前,徐艺铭还上了一次热搜:在得知中签后,她便向主管请假去巴黎。主管以为她去巴黎看奥运会,徐艺铭说:去参加奥运会。当时银行的主管开心批假:准假,跑出中国人的风采!
同个银行的姐妹花跑进奥运赛场,一个坚持完赛,一个跑了女子组第一名,这还是人们头一回听说。于是有人调侃,厦门国际银行不如开展一项副业:业余马拉松选手培训。
“230”执念
回忆起来,黄雪梅的跑马生涯中有两个关键转折点。
在2017年到2019年阶段,她基本凭自己的感觉来训练。头两年进步很大,2017 年,她的厦马成绩是4小时33分;到了2018年,跑进了3小时21分。”但之后,瓶颈出现了。
直到2019年的一次契机,当时她所在的厦门国际银行鼓励她参加全市运动会。从那之后,她开始捡起间歇跑的训练。到了当年的北京马拉松比赛,她终于破了“3”, 跑出了2小时50分的成绩,比当年年初厦马的成绩进步了21分钟!
黄雪梅开始捡起间歇跑训练。
第二个转折点,是她在2021年加入翔安跑步协会,协会里聚集了一大批爱好者和有经验的前辈。在跑友的鼓励下,她为自己设立了5公里跑进18分钟的小目标,半年后这个目标就达到了。在2023年3月参加无锡马拉松比赛时,她已经跑出了2小时36分的成绩。
看起来激动人心的数字,很容易让人忽略跑步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
常年以来,清晨6点的翔安人民体育场,黄雪梅总会从那里出发,沿着翔安大道辅路到翔安南路,上翔安大桥,再沿着环岛北路到海堤路,路过龙舟池…… 一切重在坚持,无论快慢、无论风雨,她每天都会完成协会教练安排的锻炼,每周至少跑30公里。
翔安大桥沿途。(图/图虫创意)
在她心里,逐渐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跑进230!她说,好胜心推动人不断进步。
这一次,为了准备奥运会大众马拉松,从今年6月份开始,她坚持在厦门的酷暑下训练,训练、睡觉、上班,训练完就赶紧回家睡觉。她说,“为巴黎下了狠心”。
徐艺铭亦是如此。跑步这件事情,如果几天不坚持,就会倒退。它考验人的勤奋和咬牙发狠的毅力。在得知自己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大众跑之后,她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雷打不动跑40~60分钟。跑步的坚持不断撕扯着人的意志,却也把人从生活中不断拔起。
徐艺铭说,工作、生活和跑马拉松一样,有起有伏,但长期来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马拉松的精神也给了她面对挫折时以一颗平常心和勇气。
对黄雪梅来说也是一样的,她说,“马拉松都跑下来了,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从银行的办公室到奥运会赛场,两个银行姐妹花“爱拼才会赢”的故事,让人看到了普通人超越平凡的可能,或许也透视着一座城市、一个企业包容与自由的文化所带来的可能性。
厦门国际银行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也是国内32家万亿商行中唯一具有华侨金融特色的银行。当年,为了解决侨资的引入和转出问题,厦门在特区创办之初成立了厦门国际银行,其一开始就吸收合并了澳门国际银行,在2017年,又合并了陈嘉庚先生创立的集友银行。
一个爱护并支持员工成就自我的企业,必然会带来内部工作向上的动力。姐妹花跑进奥运的奇迹,也在银行每日的工作中流动,成为一股活力的源泉。
银行姐妹花的故事,只是无数普通人追求自我的缩影,更是中国大众体育在近些年不断普及的结果。2022年,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就提出“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优化城市全民健身功能布局”“支持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积极发展单位会员,探索发展个人会员”等措施,为普通人参与体育创造条件。
厦门马拉松赛。(图/图虫创意)
在这次巴黎大众马拉松项目中,共有120名中国跑者,其中不乏快递小哥、来自大学的跑团、二孩妈妈和电竞选手等生活在不同角落里的普通人。马拉松自诞生起,就是属于大众的运动。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体育基础设置的普及和全民赛事的推广,越来越多人加入跑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人都可以超越自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成为黄雪梅。
作者:刘车仔
校对:遇见
排版:鹿子芮
文中未标注来源图由厦门国际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