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证监会近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副主席方星海呼吁全面改革和疏通资本市场“募投管退”各个环节,以进一步壮大私募基金的投资力量,并扩大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投资。
让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投资私募基金,方星海副主席的这一提法是有创造性的。方星海副主席称,要逐步扩大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这些资金的特性与私募基金的投资需求高度契合,能够形成良好的投资组合效应。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可以投资私募基金,可以将私募基金当成一个投资的组合。
方星海副主席的提法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支持。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这三类资金投资私募基金,不仅扩大了私募基金的来源渠道,而且更是对私募基金的一种肯定。尤其是社保基金投资私募基金,这在市场上可以起到标杆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投资私募基金的行业中来。此举对于私募基金的发展是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并且,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都是长期资金,堪称是优质的客户资源,这对于私募基金的规范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此,方星海副主席的这一提议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若得以实施,不仅可以为私募基金提供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利于私募基金的发展,同时对于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来说,也可以拓宽投资品种,“形成良好的投资组合效应”。因此,方星海副主席的这一提议可谓是一箭双雕。
不过,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投资私募基金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要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是要让股市形成一种赚钱效应,要让投资者能在市场上赚到钱,包括私募基金也能够在市场上赚到钱。只有如此,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才愿意追加对股票市场的投资,这其中就包括对私募基金的投资。毕竟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的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客户的钱,甚至是老百姓的养命钱。这些钱投向股市是希望能够增值的。如果股市没有赚钱效应,不论是保险资金还是社保基金和养老金都不可能大量投向股票市场。
实际上,截至目前为止,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投资股票市场的额度都是很大的,但这些资金投向股票市场的额度大约只有规定额度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平。这三类资金不敢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股市,归根到底在于股市缺少赚钱效应,对这些资金缺少必要的吸引力。因此,股市要吸引这些资金的进一步投入,必须改变目前“重融资轻投资”的现状,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而在这方面,目前的股市明显还存在短板。
另一方面是私募基金的发展要走向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轨道。虽然目前私募基金的规模接近21万亿左右,但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私募基金抗风险的能力也很差。由于社保基金和养老金都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更加重视投资的安全性,因此在现阶段,私募基金并不是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投资的合适产品。特别是最近两年,公募基金都不能让投资者放心,私募基金更加不能让老百姓放心了。
因此,在现阶段,社保基金与养老金都很难投向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发展必须要脱胎换骨,有必要向公募基金看齐,甚至在投资理财能力及管理等有关方面要超越公募基金,让自己走向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赢得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的青睐,不然,私募基金很难战胜公募基金而获得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的投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