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家长比较在意的除了健康问题,就是孩子的身高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身高比较高还是占优势的。如果自己的孩子能比同龄孩子高,家长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偷偷高兴的。
但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犹不及,身高高是好事,如果比同龄孩子高太多可能也会比较尴尬了。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运动会,一般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会选出班级里身高比较高的学生,举班级的牌子,方便让大家都能看到。
前段时间某个小学举办运动会,因为一个孩子的身高而被大家熟知。在大家的印象中,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身高在1米3左右是正常的,即便是高一点最多也就是1米4。但如果班级有个1米8的孩子,相信大家都会吃惊。
这个给班级举牌子的孩子,就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身高已经到了1米8。与后面的同学相比,差距真的是很大。
刚刚2年级就已经一米8了,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达到这个身高,不敢想象等到这个孩子成年后身高会是多少。
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也是常见的,11岁的男孩身高达到2米多,在同学中总是那么引人注目。但是了解了他的父母的身高,他会长到2米多也就不奇怪了。
身高发育合适就好,并不一定高就好。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高一点,孩子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身高都是有参考标准的,只要孩子在正常的范围内就可以。
1)父母给的因素
这一点相信家长都明白,家长的身高会直接影响孩子。所以在结婚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身高不太好,都会希望找一个高个子的对象,用来改变下一代的身高问题。
2)饮食营养
除了父母给的先天因素,出生后的饮食以及营养也很关键。如果平时挑食、营养不全面就会影响身体的成长,自然身高就会受到影响。
3)父母生育的年龄因素
夫妻两个人都有最佳的生孩子年龄,一般在比较好的年龄生孩子,孩子的先天因素会更占优势,包括身高的发育也会高一些。相反如果父母的生育年龄比较晚,影响的不仅仅是身高,也可能包括身体健康等。
4)睡眠不足
当孩子在夜间熟睡后,身体会分泌一种生长的激素,如果孩子睡的比较晚,这种激素分泌的少,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发育。
如果孩子身高一直没达标,家长切记不要盲目给孩子吃补药、吃偏方,建议进行科学的调理方法,确保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