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扛牢重农抓粮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0月13日,走进一三〇团七连职工周鹏种植的300亩麦田,成片嫩绿的麦苗随风摇曳,如绿色波浪,煞是喜人。在连队“两委”的技术指导下,周鹏正抢抓有利时机,加强田间管理,为冬小麦安全越冬做好准备。
周鹏去年种植200亩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加上国家和师市的补贴,收益很不错。“今年,我又种了300亩地冬小麦,现在看出苗率不错。我有信心明年再创高产,争取冲击亩产700公斤。”周鹏说。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加大良种繁育、更替种植模式等举措,压紧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今年,师市共种植小麦28.68万亩、大豆21.57万亩、玉米12.54万亩,确保粮食总产达27万吨以上。
一三〇团七连“两委”早做安排,加大冬小麦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冬小麦过冬前的技术服务指导,多举措提高职工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确保来年冬小麦丰产丰收。
近年来,一三〇团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引进冬小麦新品种,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为职工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三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国富说:“为了确保冬小麦的种植,我们团及时召开冬小麦播种现场会,邀请七师农科所专家来团指导,让所有技术人员下到基层连队指导种植户种植抗倒伏、抗病害的高产品种。积极推广缩行增株匀播技术,播种以后,我们及时指导职工灌水,保证冬小麦出苗率,为来年小麦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师市25万亩冬小麦播种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已完成冬小麦播种90%以上,出苗面积达14.7万亩,整体长势良好,呈现出苗齐苗壮的喜人景象,为明年夏粮再获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头茬正播冬小麦,压茬种植复播大豆、鲜食玉米、番茄、蔬菜、萝卜等作物,不仅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也进一步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眼下,师市今年复播的15.81万亩大豆已进入成熟季。在一二八团十三连职工刘永川的大豆田里,收割机正在进行收获作业,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我今年种的冬小麦亩产五百多公斤,加上国家粮食补贴,收入还可以。现在正在采收复播黄豆,亩量一百三十公斤左右,收益还可以。”刘永川说。
今年,一二八团把积极推广复播大豆种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扩大粮油作物生产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职工群众麦后复播大豆,落实复播大豆补贴政策,共复播大豆2.03万亩。为了给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团里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召开现场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
路胜利是一二八团一连职工,今年他复播了50亩大豆。他说:“今年复播的大豆产量还可以,为我家增加了几万元的收入,挺好的。”
一二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陶玲说:“接下来,我们农发中心将做好大豆种植的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开好现场会,落实好关键时间节点的技术措施,为2024年大豆高产打牢基础。”
10月14日,在一三〇团七连四斗复播大豆高产示范田里,师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正在从大豆的母株数、荚数、荚粒数、百粒重、水分、杂质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查验、检测及记录。
“通过测定数据分析,这块复播大豆亩产达到261.8公斤。从近几年大豆的总体栽培水平来说,这块地的丰产性和管理水平在全师范围内是首屈一指。”七师农科所副研究员毛鹏志说。
一三〇团农业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王爱玲说:“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广‘两年三熟’种植模式,强化政策引导,为职工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
深耕一方田,守护一方粮。师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围绕粮棉油开展增产增收行动,认真落实“千亿斤粮食提升行动”,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不断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师市贡献。(胡杨融媒记者 张婷婷 赵丰 通讯员 潘立新 胡晓勇 李雪)
来源:七师胡杨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