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高分电影,我不敢让家人知道

2020-08-28   电影杂志

原标题:这部高分电影,我不敢让家人知道

试想这样一个情节,你最亲密的人要结婚了,你满心欢喜还以为能成为伴郎(娘),为此还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结果人家连你的前任都邀请了,就是没有邀请你。

你会怎么办?

换成一般的人,肯定就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今天要推荐的电影,剧情就是这么个起因,不过后续的发展却比我们想象当中要沉重许多——

《拉腊》

Lara

这个译名跟腊月完全没关系,其实这就是个人名,Lara。

Lara是谁呢?

她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一个会弹钢琴的女人,一个母亲,也是一个控制狂。

Lara自从离婚之后,一直都是独居生活,她的日子很简单,没有欲望也没有需求,可是某天,警察突然敲开了她的房门。

因为搜查时需要有第三方作为见证人在场,Lara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站在了邻居家里,看着警察左翻右找。

其中有个细节,邻居在向Lara打招呼时,问到了她的儿子。

可是Lara的回答却是模糊不清,看得出这个问题她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其实Lara的儿子非常优秀,只是他从来都没有在Lara公寓附近出现过。

多年前离婚之后,因为工作原因,儿子就一直跟着外婆生活。

当然,儿子跟谁住Lara似乎并不在乎,她在乎的只有儿子的钢琴。

因为从小热爱钢琴,Lara曾经练习过很多年,每个怀揣钢琴梦想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大师。

但这种事情,真的也要看天赋。

Lara就是那个一直游离在专业之外的人,她曾被音乐老师无情的批评水平太低,根本登不上舞台。

就这样,Lara放弃了热爱的钢琴,从此便把自己的梦想交给了儿子。

在她的鞭笞和督促之下,儿子从小就经历了不同一般人的辛苦,牺牲掉休息娱乐的时间,换来了老师们的青睐和认同。

终于,儿子成材了。

而眼下,他正在筹备自己的个人钢琴音乐会。

可是作为儿子钢琴事业的领路人,Lara本应该是最有资格被邀请的人,却发现都已经开始售票了,儿子却连一声招呼都没有打。

可能是太忙了吧,Lara只好这么安慰自己,即便没有参与其中,Lara还是暗戳戳地打探儿子的准备情况。

她来到剧场买票,在听闻后排还有很多座位没有卖出去时,她将所有的余座全包了。

为了让更多的亲朋好友能去现场一睹儿子的风采,Lara开始一个挨着一个的安利、送票。

她送给前台的傲气接待员,送给办公室的待产孕妇,甚至还专门回了一趟家,特意将事情告知给母亲。

前面提到,离婚之后儿子一直跟着自己外婆住,本以为是儿子没有安排周到,漏掉了外婆。

结果Lara想去而没有被邀请,而外婆被邀请了却不想去。

此情此景,让Lara有些尴尬,但她依然安慰自己,为儿子没有邀请自己找各种借口。

然而,真到了音乐会上Lara才发现,她的遗漏不是无意间的疏忽,而是当事人的刻意为之。

事实上,Lara的儿子连他父亲的现任女友都邀请了,唯独就是没有邀请自己的亲妈。

为什么?

这也是该片相当扎心的一个主线,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Lara作为一个母亲,却如此的失败?

那就不得不从该片所营造的家庭氛围里来分析。

当Lara提着蛋糕去拜访自己母亲时,老太太明里暗里都在挤兑Lara。

老太太说自己不爱甜的,Lara说自己买的是低糖的。

可是转头,老太太就从烤箱里拿出了自己烤的蛋糕递给Lara,她宁愿吃自己烤的也不吃Lara买的。

不管Lara说什么,老太太都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似乎两个人之间的隔阂已久。

甚至于老太太在指责Lara时,Lara竟然给了她一个耳光。

随后Lara去了儿子的房间,意外发现了儿子桌子上的乐谱,看来儿子已经开始创作很久了。

然而这种本应该鼓励的行为,在Lara眼中却是一种不合理的自负。

琴还没有弹好,搞什么创作?!

她将这种想法毫不保留地说给了儿子听,根本不管乐谱已经板上钉钉,即将要在当晚的音乐会上演奏的事实。

就像儿子控诉Lara的那番话,你早不说晚不说,我要登台了你又来打压我了。

买票送人,Lara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儿子的音乐会能够有面子,可是过程中却也暴露了她孤傲清高的本质。

电影有很多暗示的细节,比如Lara在送票途中路过音乐教室,随意对着正在练琴的学生各种指导,滔滔不绝直接把人逼得离开座位。

演奏开始的前夕,因为票依然没有送完,她不得已就在剧院门口对着路人白送,可是有路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但Lara却将手缩了回来。

因为她觉得路人穿着打扮不行。

控制对方,总是用各种方式,逼着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就好像Lara以为她给儿子的人生做好了一切规划,对儿子任何计划之外的想法都进行了否定。

可结果呢?

有这样一位母亲,哪个孩子不会想要逃离呢?

也因为她在儿子即将登台前的一番打压,让儿子竟然换掉了自己的原创曲弹奏流程。

此时的Lara还不自知,以为是儿子发挥不行,殊不知在后台,儿子对着父亲坦白了一切。

对于母亲的不满、控诉,还有被打压之后的自我怀疑,都一股脑的倾诉出来。

此时Lara才终于明白了自己不受儿子待见的真实原因,根本不是某一件事所引起的,而是无数件小时,无数个想要逃离的过往。

但极为讽刺的是,当儿子调整好心态后还是弹奏了他的原创曲,并且获得了满堂彩。

面对台下的观众,儿子表达了对母亲指引他走上钢琴之路的感谢。

演奏结束时,他还送了一个别人送的果篮给Lara。

随后,他就和好友一同去酒吧庆祝演奏成功,完全没有再和Lara多说一句话。

原来,刚刚的一切只不过是场面话和客套的行为罢了。

在散场时,Lara遇到了曾经否定她钢琴水平的音乐老师。

没想到交谈中,老师却完全忘记了他对于Lara的打压。

一番不经意的话,却几乎改变了Lara的一生,甚至引发了连锁反应,又影响了Lara儿子。

闹到最后,Lara成了被那个唯一被抛弃的角色。

有些人总喜欢刺激羞辱对方来衬托或者展现自己,其实这都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殊不知有时候语言的负面作用,真的能改变别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