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回复“666”,领取分龄分类书单
随着这些年国风盛行,孩子的教育风向也开始转回了国内,各种的国学培训班开始成为了家长们手中的香馍馍,经常可以看到家长一字一句教孩子背诗,希望让孩子从小体验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但是也有家长持不同观点,认为古文晦涩难懂,大人都不一定能读懂,更别说孩子。而且现在孩子负担那么重,对这些又没兴趣,觉得是没有必要的。
这并非是国学的问题,而是父母对国学的认识以及教育的方法产生了偏差。
父母希望孩子通过背诵古诗名句,在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品格,从小树立国家意识、文化自信,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让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光靠背诗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也没有必要让两三岁的孩子了解背井离乡的悲怆凄凉。
比起让孩子背诵一些完全不能理解的内容,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朗朗上口的短篇诗歌,讲述有趣的小故事来拓展孩子的认知更有意义。
让孩子从故事中大概形成自己的知识背景,才能在读古诗时有所理解,形成自己的记忆。
这样,不管是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认知发展的角度,都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并且还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互动的质量。
那么国学启蒙到底应该如何做呢?有以下两点建议:
言传身教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一样的。
在给孩子讲解国学故事时,我们要根据孩子当下的成长需要与理解程度找到不同的侧重点。
同一首古诗,三岁孩子只要和父母一起朗读,听父母讲有趣的故事就好;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科普;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则可以开始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深度情感。
父母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让孩子跟读、听讲解、背诵国学不是终极目的,让孩子感受文化熏陶,对国学产生兴趣才是。
亲子共读
单纯背诵诗句,不仅孩子不感兴趣,无法理解自然也就毫无意义。
可以通过共同阅读绘本故事,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感受其中的美感。陪孩子共读一些朗朗上口的短篇诗歌童谣,感受文字间的韵律,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讲述有趣的生动小故事,让孩子听着故事就积累了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长跑,比起赢在起点,保持体力胜在终点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父母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孩子能够诵诗百首更加重要。
这里推荐一套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国学启蒙绘本——《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互动话题
如果是你,你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带孩子了解国学呢?快快在文末留言分享吧~
点击获取你附近的馆地址
悠贝十三年,一直坚持做亲子阅读,服务的用户群体是0到8岁儿童家庭,一直坚守,一直没有变;起点是每一本优质绘本,终点是儿童家庭,通过悠贝这个平台完成陪伴和成长;悠贝已从单一品牌到平台到生态,到最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大数据+4000+优秀阅读推广人的专业指导,推动每个的家庭都在亲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