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网小编:谁也梦想作品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画家这么多,要做到真的很难。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扎实的笔墨表现力和全新的表现方式。
自己在实践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在观念上,认为艺术要有时代感,要以现代的眼光看世界、看自然、看生活,因为你没经过远古时代如何能画好呢,艺术来源于生活不是一句空话。
在画风上,力求清新透彻、阳光自然,以敞亮的心态去拥抱大自然,敬自然一步,肯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进而成就自己的画风,对自己身心也有好处。
在笔墨上,力求不要呆笔死墨,让笔墨沸腾起来,如同一声声呼喊,共同交织出最强音,让它往眼前跳跃,往心里激荡,不能往后撤。另外,要加强对比,避免平铺直叙。
在表现方式上,尊重艺术规律,强化点线面。大自然是千姿百态的,总有一种适合自己。在自然中寻找非共性的特征,哪怕是在一堆乱丛乱石里发现他人没有画过的元素,也要如获至宝地把它放大强化。开始可能表现不好,一点一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解决了就形成了自己的表现方式。
这些想法正在努力实践。
——刘燕声
刘燕声:1958年出生于河北平山县的艺术世家,曾在教育、文联、新闻、政府部门供任职。
刘燕声自幼酷爱美术,少年时期,工作在文化馆的父亲陪同吴冠中先生到西柏坡作画,他有幸受到了吴先生的启蒙。每天为吴先生背画具出去写生,并得到了吴先生手把手地教诲,从那时起开始了真正的绘画学习。1978年考入了河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素描色彩基础课后,侧重于山水画的学习。
刘燕声是一位执着于创新并构建节点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主要有四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在校期间的1980年,创作了山水画作品《太行明珠》,参加了1958年以来的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成为早期的省美协会员,且作品多次见诸省级以上展览。主要的是,该作品开创了山石及云的自然渲染画法,成为这种画法最早定格在全国美展的作品,目前仍是强劲的流行画法之一。
九十年代后中断了绘画创作,但书籍装帧作品曾获全国书展二等奖,独创的《汉真广标》艺术字体,成为方正字库全国流行的主流艺术字体,也成为艺术创作的第二个节点。
从2015年后半年开始,以新闻人的视角、政界的责任感又以曾经的艺术创作者的专业观点,对山水画的发展进行了反视,他有话要说,写了不少有建树、有新观点的论述;他有冲动,首创了微结构山水画概念,认为艺术创作必须要有时代感,创新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他的第三个重要节点。
刘燕声对微结构山水画概念的探索日趋成熟并备受关注,践行了古人石分三面师法自然的理念。其作品仿佛是用笔墨来雕刻山石,在严谨中不失笔墨,形成了阳光饱满、结构突出、质感强烈、雄浑霸气的艺术特征。同时奠定了他独特的风格个性,并大大拓展了笔墨的表现力,强势冲击着山水画坛,有权威人士称为山水画创新的一面旗帜。
由于深入研究了山石的结构关系,其写意小品能够做到挥洒自如,结构概括自然,有骨有肉,在表现上力求更简洁,更清新雅致、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多彩的笔墨情怀和深厚的笔墨功力。
刘燕声并没有止步,在微结构山水画与清新扑面的写意基础上,又将时尚元素与自然大融合,开创了现代山水画的又一新画风,这是他的第四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