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氧氟草醚除草剂使用范围

2024-07-28     天山植保

乙氧氟草醚,又称为乙氧醚割草醚,是一种二苯醚类触杀型除草剂,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高效的除草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从乙氧氟草醚的使用范围、特性、施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一、乙氧氟草醚的基本特性

乙氧氟草醚是一种白色至橙色或红色-棕色的结晶固体,带有一种独特的烟味。它属于超低用量的选择性、芽前芽后触杀型除草剂,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对根部吸收较少,但极微量会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至叶部。在有光的情况下,乙氧氟草醚能充分发挥其除草活性,有效杀灭多种杂草。

二、乙氧氟草醚的使用范围

乙氧氟草醚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各类农作物及果园、苗圃等。具体而言,它可用于防除移栽稻、大豆、玉米、棉花、花生、甘蔗、葡萄园、果园、蔬菜田和森林苗圃中的单子叶和阔叶杂草。对于常见的稗草、田菁、旱雀麦、狗尾草、曼陀罗、匍匐冰草、豚草、刺黄花捻、苘麻、田芥菜等杂草,乙氧氟草醚均表现出优异的防除效果。

三、施用方法

1. 播后苗前处理

对于大多数作物,乙氧氟草醚的最佳施用时间是在播种后至出苗前。此时,每亩地使用30~40毫升乙氧氟草醚,兑水50~60升,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这种方法能有效控制杂草的萌发,减少杂草与作物之间的竞争,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2.苗后定向喷雾

在作物苗后,若需对已出土的杂草进行防除,可选择在适当剂量下进行定向喷雾。例如,在玉米苗后适期,乙氧氟草醚既能杀灭已出土的多种阔叶杂草、莎草、禾草,又兼具良好的土壤封闭作用,持效期长于一般土壤处理剂及苗后定向喷雾药剂。

3. 混配使用

乙氧氟草醚还可与其他除草剂复配使用,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例如,在大豆、花生、棉花田等施药时,可与甲草胺、氟乐灵等混用;在果园等处施药,可与百草枯、草甘膦混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混配,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杂草问题。

四、用药条件与注意事项

1. 用药条件

土壤条件:施药前需精细整地,敲碎大土块,确保土壤表面平整且湿润。干旱时需泅水以提高药效。

作物状态: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施药时期,如花生出土后不可使用乙氧氟草醚;大蒜需在3叶期以后,杂草4叶期以前使用。

天气条件:宜在宜人的天气条件下施用,避免极端高温、低温或湿度过大过小的天气。

2. 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施药时需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防药物溅入皮肤或眼睛。

避免污染:防止乙氧氟草醚溅入周围土壤、水源及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身体伤害。

施药时机:施药后不建议立即浇水,以免稀释药物浓度影响除草效果。应在药物充分吸收后再进行正常浇水。

作物保护:在果园等处施药时,切勿将药物直接喷施于果树上,以免对果树造成伤害。

五、总结

乙氧氟草醚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遵循,可以充分发挥其除草效果,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其对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bca81ba66899be5282fc3194c3e09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