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百强区刚刚发布!江苏、广东上榜最多!

2022-07-27   中工招商网

原标题:2022全国百强区刚刚发布!江苏、广东上榜最多!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区划数333个(其中地级市数量293个),地级市数量较2012年底增加8个,2021年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共21个,较2012年增加了10个。其中,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共7个,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 成都、天津,城区人口在500万一1000万的特大城市共14个。

今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重磅发布《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

2022年百强区延续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的“双门槛”,采用23个指标建构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动态权重、数据建模等方法对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910个市辖区进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最终形成2022赛迪百强区。

数据显示,百强区强支撑强引擎作用突出,仅用不足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9.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7.4%的地区生产总值,高质量高效益集聚态势明显,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广东省前十强占位8席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2022年“百强区”分布在16个省(自治区)内,其中,江苏、广东、浙江三省分别以19席、18席、14席位列前三,东部城区地区优势较为明显。

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青岛黄岛区、深圳宝安区、深圳龙岗区、广州黄埔区、佛山顺德区、苏州吴江区和佛山南海区入围“十强”城区。

广东省“一骑绝尘”,不仅包揽前三甲,而且前十名中独揽8席,前11名占据9席。

百强区地区分布仍不均匀,南强北弱趋势进一步加剧

从省(区)分布来看,2022年百强区仍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空间结构特征。 “东强西弱”的格局趋势有所缓解,但东部百强区个数仍占60%以上;同时,南方地区城区实力 进一步增强,百强区个数达到87个,较2021年增加5个,"南强北弱”的格局趋势进一步加剧。

强区引领:“三千亿城区”为12个,“两千亿城区”达34个

“两千亿城区”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2018年新增4个,2019年新增4个,2020年和2021年均新增7个。至此,经济总量突破两千亿元的城区达到了34个。这34个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达10.8万亿元,其总经济体量几乎可与广东省(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2.43万亿元)和江苏省(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64万亿元)这两大经济强省相匹敌。

相比去年,四川、湖北表现亮眼

就百强区数量而言,江苏省依然领先,占位19席,比广东省多一席。而去年,江苏、广东分别是22、20席,今年数量略有减少。

其中数量变化较大的是四川省、湖北省,分别新增了3席。

四川省本次上榜共有13个区,其中9个区均位于成都市,泸州市江阳区、成都市新都区和德阳市旌阳区是首次跻身榜单。

湖北省则新增江岸区、汉南区、江夏区。

山东省今年减少了4个席位,变动较大。浙江新增2个席位,湖南、福建、陕西分别新增1个席位。

来源:赛迪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