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盲订过万,华为将全面接管销售?华为汽车概念股还将持续?

2023-10-26     私募排排网

原标题:问界M9盲订过万,华为将全面接管销售?华为汽车概念股还将持续?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在大盘反弹的背景下,此前防守性资金“抱团”的“华为+”概念板块仅在周二出现调整,周三便“卷土重来”,华为汽车概念股铭科精技、江淮汽车涨停,板块内多股活跃。

在板块内防守性资金因市场回暖而流出之际,华为概念板块仍能保持活跃,盖因在这段“信心如黄金”的时间里,华为相关产业持续输出情绪素材,为板块提供了消息面的支撑。

市场背景转变之际,对于关心华为汽车板块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而言,其行情持续性值得关注,本文旨在梳理相关产业信息以提供一份参考。

问界组合拳:M7超期提车补偿+M9爆料消息持续!

25天大定超过5万辆、上市首月大定超过6万辆、络绎不绝的客流量……AITO问界新M7的火爆已经无需多言。

销售火热的另一侧,问界新M7的交付却成为不容忽视的“险阻”。

在问界新M7发布会上,华为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发布即交付”,而在整个9月份,根据公开数据,问界M7的交付量仍只有5000+,虽然环比上升超4000台,但相较于大定数据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在造车新势力过去激烈的竞争中,产能爬坡、延迟交付最终“反噬”车企的例子并不鲜见——刚需用户流失,预订用户体验受阻,以及过长交付周期下友商的销售“狙击”,都可能使产品的客群、口碑乃至于价格优势下滑。

华为也维持了一贯的谨慎态度,线下追赶产能,对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追加投资,扩招工人;线上维持关注度,赛力斯汽车工厂开直播,余承东甚至亲自现身,追加投资10个亿就出自他口。

进一步的,还有两条消息在发酵中:

1、10月17日,问界发布新M7超期提车补偿方案。根据方案内容,11月30日(含)以前完成支付大定并锁单的新M7消费者,在超出一定的等待期后均可获得200元/日的补贴,封顶1万元。

2、问界预计于12月上市的旗舰SUV问界M9,已于全网开启有序的爆料预热,从外观到内饰,都掀起新一轮讨论热潮。

其中问界新M7的超期提车补偿方案,不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预订用户的等待焦虑,还为友商的销售“狙击”留出了提前量,让产品性价比持续凸显。

而M9的预热,则在吊足了高端用户胃口的同时,还在品牌内部完成了用户关注度的分流。这一方面使新M7在追赶产能阶段受到的舆论压力较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潜在客群的流失。

问界M9预热效果如何?华为下一步还会做什么?就在近两天,问界再现华为式“连环炸”!

M9“盲订”突破一万五,华为全面接管销售?

就在10月24日,余承东在社交媒体透露,自9月25日开启盲订以来,问界M9预订订单累计已突破15000台

在仅有外观爆料和少量配置信息的情况下,预售价50万~60万元的问界M9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不可谓不惊人。

紧随预售战绩贺图的,却是华为进一步深度参与汽车板块业务的“王炸”消息:

根据晚点Auto报道,问界所有销售员工,即将全部加入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成为华为编外员工。换签将在明年全部完成。

问界新M7的爆火,除了产品力之外,很重要的一大原因就是华为终端积累了十几年的线下渠道引流。美中不足的是,此前问界的销售和服务人员多属于华为和问界的经销商旗下,未经过统一的管理和培训。

这些销售和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规范度参差不齐,随着问界的扩张已然有些“掉队”——仅2022年一年,问界就开了1000多家门店,速度超过所有车企。截至今年年中,问界已经拥有1100多家门店,其中包括903家商超体验店和206家用户中心店。

今年6月,华为和赛力斯合作建立了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而在本次换签完成后,华为将进一步控制问界的销服体系,对销售策略、工作流程进行把控。

总体来看,此次华为对问界销售体系的“收编”,不仅是对“短板”的未雨绸缪,更传递出华为内部对于汽车业务的强烈看好和进一步参与。

在今年秋季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与奇瑞合作的第一款量产车——智界S7,定位是中大型轿车,同样将搭载鸿蒙座舱系统和华为智能驾驶,目标是“超越特斯拉Model S”。

此外,明年华为还将推出与江淮汽车合作车型。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该产品为售价约100万元的MPV车型。

据了解,华为已经在和合作车企讨论,新品牌智界车型是否在问界门店售卖。

在产品销售、宣传节奏延续的情况下,华为相关汽车销售前景可期,产业链公司或将从中受益,这也是华为汽车概念股行情持续性的重要逻辑。

不过华为目前并不直接生产汽车,而是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产业链较为复杂,具体涉及哪些公司呢?笔者根据公开研报信息整理如下。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b5a415d3286ce2b6468422673ebd8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