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夏花》主创:在类型创作中勇当先锋,用反套路为爱情剧“保鲜”

2023-03-03   第一制片人

原标题:专访 |《夏花》主创:在类型创作中勇当先锋,用反套路为爱情剧“保鲜”

2023年3月3日刊总第3382期

在影视市场日益求新的当下,恪守类型化创作公式的作品越来越难吸引观众的驻足,即便是长盛不衰的爱情剧,也不得不面对观众观赏惊艳度的滑坡。

如何在保留题材优势的基础上,让剧集焕然一新,由言承旭、徐若晗领衔主演,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的《夏花》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剧在爱情剧甜虐交织的情感线之外,从角色的“微观”到价值观传达再到影像风格都呈现出极为考究的质感,给予观众足够的品味空间。毫无疑问,这样一部观赏度强又经得起琢磨的作品,是爱情剧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先锋实验。

截至收官,《夏花》3次登顶猫眼网络剧热度榜,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49.3亿,抖音话题播放量超23亿,累计上榜热搜956次。借着收官的余热,第一制片人采访了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天然工作室高级总监 、《夏花》总制片人张娜,以及总导演陈宙飞,一同复盘了该剧的台前幕后和内容创作逻辑。

演员选择跳脱常规,确保角色“微观”质感

当初看完《夏花》剧本,张娜就被萧寒和何冉的人设所深深吸引。男主萧寒是散发着成熟魅力的落魄园艺家,女主何冉是从小患有先天性白血病的年轻画家,在情感上属于“进攻型”选手,两人还存在不小的年龄差。找到与角色相匹配的演员,张娜坦言并不容易,“男主是糙汉形象,但又是避世的,但这样的男演员太难选了。”

其实,在项目筹备初期,张娜就想找言承旭来演。但彼时,为了不被外界打乱生活节奏,言承旭已经习惯了“断网”的状态,最终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张娜与言承旭取得了联系,“看到他的时候就觉得萧寒从剧本中走出来了,他的眼神是清澈的,而且不认为自己帅,每次我们说他帅他都会害羞,这是真实反应。见面的时候,他已经把前15集剧本都看完了,非常喜欢。”

在接受采访时,言承旭也难掩对《夏花》的喜爱,“这个剧本里面没有太多道明寺的东西,反而有一些我不太懂,但很有趣的尝试。”

电视剧播出之后,观众对角色以及言承旭本人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言承旭是不会老吗?简直是从晋江里走出来的糙汉男主”、“太喜欢言承旭的眼神了,也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反正多看一眼就会陷进去出不来”......对于观众而言,言承旭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此外,《夏花》大胆启用的新人演员徐若晗也让观众十分惊喜。谈及为何会选择徐若晗,张娜直言,她虽然不是表演专业出身,但长得非常有特色。“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没有选择大家都认识的演员也有好处,会让观众更容易代入何冉的角色。”

跳脱常规,挖掘出演员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以及以适配为先,大胆启用非流量的新人演员,这些不仅确保了角色微观的质感,也让观众多了一重惊喜。

瞄准“成人爱情”,是基于对生活的反思

其实,“反套路”是张娜作为制片人,一贯的制作风格,而最终的结果总能收获奇效。恰如当年大胆启用了只拍过短片的新人导演邓科来拍摄《我的奇妙男友》,让该剧成为当年的一匹黑马。《我,喜欢你》则推翻了偶像剧中常见的“霸道总裁”人设,男主路晋看似高冷寡言,但总是帅不过三秒,每当要拿范儿的时候就开始出糗,人设的反转与喜剧元素的运用为偶像剧带来阵阵革新之风。因此,在《夏花》的制作过程中,张娜也给主创团队提出了同样的创作要求。

在张娜看来,《夏花》不能是一个“低龄”的产品,“爱情题材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题材,但是因为甜宠、低龄这些标签导致这个题材成为了行业的一个鄙视链底端了,去谈一些大导演或者大演员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说咱们得做点现实题材。”

将视角瞄准成人间的爱情,是基于张娜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我们好像刻板地认为如果一个男生认为一个女生漂亮、身材好而喜欢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一个女生因为男生的颜值或者身材去追他,会羞于说出来。但其实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国内这样的作品偏少,我们就要做别人没做过的。”

可以看到,《夏花》没有将爱情置于复杂的境况,而是故事一开篇就直奔主题,即追寻不被世俗左右的纯粹爱情。年轻女孩何冉偶遇了33号“洗头工”萧寒,被对方身上独特的气质吸引,义无反顾地展开了一段追爱之旅。

这样相对简单明晰的故事内容,高度契合当下观众的观剧需求。不少观众这样感慨:“中国终于有了一部大胆去表达爱的电视剧。”

张娜希望看完这部剧后,每个人都能像非洲菊的花语一样,不畏艰难,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无论什么样的年龄,都可以去追求、可以去承认:我想要爱情。”

打造极致美学,

根据演员每一场戏的情绪去布光

陈宙飞对爱情题材的驾驭能力,是张娜通过刑侦剧《双探》看到的。

“我当时特别喜欢《双探》的片头,它的美学和色彩真的很棒。”

陈宙飞导演是摄影出身,从美学上为观众做一部像梦一样,写实又写意,细腻又浪漫的作品,让他跃跃欲试。“国内的同类型作品应该暂时还没有,这也是我接《夏花》的兴奋点,我觉得我可以做到。”

以往的爱情剧大都风格清新,色彩相对单一,但这一次陈宙飞却大胆尝试了“复古”元素和高饱和度的色彩,再以“光影”的铺设强化了戏剧的故事性和氛围感。谈及于此,陈宙飞解释到:“通过色彩描述人物的内心,也为情节的发展服务。另外,这部戏男主是言承旭,这些年他很少有作品被大家看到,但当年是拥有很高国民度的,所以我想用一些复古元素,把当下的观众跟他的距离拉近。”

为了呈现复古质感,陈宙飞找到了一些上海老理发店的图片,复原了萧寒的家,“因为萧寒本身的人设有点避世,是一个充满故事感的人,把他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更快去接受言承旭在这部戏中的人设。”

在现场,陈宙飞会根据演员每一场戏的情绪去布光。在他看来,影像就是光影的艺术,“很多时候我在现场排戏的时候会观察演员,去判断在某一瞬间应该怎么捕捉他的状态。”

剧中,不少美轮美奂镜头都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例如,初次相遇洗头发的戏,海边接吻的戏、画室戏等等,缱绻浪漫的氛围呈现出一种高级的“欲感”。陈宙飞坦言,让观众充满了想象是一件很难做到事,“用光影、剪影等各种手段呈现出两分,还要留给观众八分想象的空间。如果提前设计好就会显得很死板,所以很多时候是靠在现场排戏的时候观察演员,去捕捉他最好的一瞬间。而这个瞬间就是所谓“欲”的东西,这不是靠技巧,而是靠演员的表现,以及我在当下拍这场戏的感觉,去处理并且呈现给观众。”

张娜透露,在这部戏里没有人会为了追进度而放弃效果,如果效果不够好,就换另一种方式拍。“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做一部作品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快乐。”

显然,主创团队的心血没有白费。从用户画像来看,在《夏花》的追剧人群中,“高知群体”占压倒性优势,20岁+占85.82%,30岁+占54.68%,而让主创们没想到的是,这部爱情剧的男性观众要多于女性观众,占比57.2%。这足以证明,当爱情剧满足了高质感、强内容,它从来不是女性的专属。

毋庸置疑,《夏花》给行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部数据漂亮的热播剧,而是在爱情剧领域完成了一次的先锋性探索,促进了行业内“高效剧播”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