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0多人长期核酸不转阴,“常阳患者”还具备传染性吗?

2020-04-28   北晚新视觉网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介绍,武汉现有确诊病例已降至47人,其中30余人长期核酸不转阴,为“常阳患者”。

据悉,这部分患者只是核酸一直不转阴,但已无需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当天也表示:

在对患者体内病毒进行培养和基因测序后发现,一些患者体内的病毒是“死病毒”,即病毒死亡之后,“尸体”碎片留在人体内形成基因片段,或为形成核酸检测常阳的原因。

不过,不少民众对于“常阳患者”这一概念又产生了焦虑:他们是否仍具备传染性?

常阳患者是否仍需持续在医院治疗?

首先,“常阳患者”这一概念,指的是符合出院标准(没有呼吸道症状、CT影像明显吸收),但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时间比较长的患者。

“常阳并非永远,根据目前疫情发展和治愈时间来算,的确有治愈患者处于核酸检测阳性状态,可能持续两三个月。”上海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新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在周新看来,“常阳患者”和之前所说的“复阳患者”其实情况类似,他解释,本次新冠肺炎筛查救治期间,大多数采用咽拭子采样的核酸检测,但仅能采集到上呼吸道的标本,“我们知道,新冠肺炎对肺部有较大影响,那么下呼吸道中,可能仍带有少量病毒。

但这时候的病毒和最初病程期内的不同:之前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而治愈后的患者,体内残存的是病毒片段,通过基因扩增也可以检测得出,但无法再繁殖培养。”

他坦言,至于为何之前无法测出,一来可能是咽拭子采样的局限性,二来核酸检测敏感性的确只有约50%。

“所有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各地医疗机构都有严格的14天、28天复诊制度,除了核酸检测外,还有CT检测等,持续跟踪治愈患者的病灶吸收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的“常阳患者”概念仍存在争议,“国际上,对于病毒慢性携带的状态要长达6个月才算常阳。从疫情发生至今尚不足6个月,因此我们还需密切充分关注。”

那么,这部分患者是否具备传染性?

周新表示,市民无需过度恐慌,“此类患者病程很长、病灶吸收情况也比较好,几乎不再具备传染性。”而那些在检测中被判断为阳性的病毒,则来源于患者体内残存的“死病毒”或病毒基因片段。

德国柏林夏利特医院病毒学研究所长克里斯汀•德罗斯滕日前也表示:

检测出的“死病毒”无法传染复制,对常阳、复阳患者相关密接者进行观察后,目前也没有发现被传染者或核酸阳性者。

不过,周新也指出,目前为保险起见,我国依旧采取严格的管理原则,“由于人群中还存在无症状阳性感染者,普通市民无法分辨,因此只要是核酸检测呈阳性,则仍需进行隔离。”

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中,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也明确,“新冠肺炎患者需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这意味着,常阳患者可能会一直处于隔离状态,直到检测结果转为阴性。“因此,广大市民朋友们无需担心,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打赢这场防疫战。”

延伸阅读:

武汉确诊患者清零不等于全部出院?专家提到两类病人

截至4月26日,武汉在院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27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清零”和“出院”不能划等号,“清零”的意思就是在医院里面符合新冠肺炎诊断标准的病人已经没有了,不等于所有曾经患过新冠肺炎的病人全部出院了。

吴尊友表示,新冠肺炎治好以后,有些人一些基础性病变还需要治疗,还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这两类病人有一部分还得留在医院继续治疗新冠肺炎以外的基础性病变或者并发症,对于他们,要根据这些疾病的治疗情况酌情考虑什么时候出院。

吴尊友表示,新冠肺炎患者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才能出院:一是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至少3天,呼吸道的症状缓解、消失;通过影像学CT拍照,肺部没有炎症的症状;采取生物标本,像痰、鼻咽拭子至少连续2次核酸检测是阴性;符合这些标准就达到出院标准,不需要再住院了,可以到社区进一步进行隔离观察。

国家卫健委:新冠治愈但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仍在治疗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重症“清零”标志着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新冠肺炎的治疗结束后,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正在武汉高水平医院进行专科治疗,这方面已妥善安排。

4个零时刻让武汉人记忆犹新

3月13日 武汉首次出现疑似病例零新增

3月18日 武汉首次出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双双零新增

4月23日 武汉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全部清零

4月24日 武汉在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上观新闻 澎湃新闻 楚天都市报

流程编辑: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