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钱的午餐惹哭全网:这滚烫的父爱,我们将以何报答?

2022-04-09   人文传媒网

原标题:五元钱的午餐惹哭全网:这滚烫的父爱,我们将以何报答?

五块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怎样的分量?

年轻人觉得微不足道,买一瓶饮料,一袋零食,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吃。在他们眼里,五块钱的分量就是“转瞬即逝”。

对于会过日子的老一辈人,五块钱可以买两斤土豆,解决家里的伙食问题。

五块钱,对于一个农民工来说,是一餐午饭。

近日,在网上看见了一段视频,一个农民工,蹲在马路旁边吃着一盒五块钱的面条。

他孤独一人从洛阳来到郑州打工,只带了两百块钱出来,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工作也不好找,五天只有一天找到了工作,挣了二百元,可是这些钱根本不够一个人在一个城市里维持生活,连吃饱一日三餐都是勉勉强强。无奈之下,他没有租房。

“你住在哪里?”

“我舍不得租房,我就住在桥洞底下啊。”

吃完手里的面,他带着博主一起去了一趟“他的卧室”,就是一个桥洞,一个凉席,还有几袋被子。

经过这个视频的介绍,了解到一个工人最真实也是最心酸的生活。

早餐晚餐吃一个馍馍,喝着加油站提供的免费开水,连咸菜都没有。中午一碗五块钱的面条,一整天的开销差不多二三十块钱的样子。

打开他的背包,看得出应该是位砌墙工人,包里还有一个在路边捡到的饮料瓶,里面装的白糖。平时喝水的时候加上一点,就当饮料喝了。

一餐简单面条,一个破旧背包,一个露天卧室,拼凑出了一位农民工。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个22岁,一个11岁。

当被问道有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在这边每餐饭花五块钱的事情和小孩子说的时候,他眼里满是心疼,觉得孩子太小了,不想让孩子知道这些事情。

最后农民工默默远去的背影,在我的心里一直挥之不去。

我很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这个工人一把,让他来吃一顿热乎乎的晚餐,给他一点东西来维持他的生活。

也不禁下意识地低头看看自己的穿着,回想着自己的一日三餐,自己所用的一切,所处的环境,感到心里一阵酸楚,觉得自己像是被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在父母老师的照顾下,我的生活没有任何窘迫不堪,五块钱对于我来说就是再小不过的一张钞票,可是却撑起了一位工人的全部午餐。

以前说奢侈浪费,可能没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奢侈浪费,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因为我们肆意挥霍的东西,可以让一个最最普通的老百姓过得很舒服。

很多年轻人穿着名牌,一件衣服几百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单了,一餐的花销要几百元是很正常的现象,买来的东西不喜欢就丢掉,饭菜吃不下了直接倒进下水道,不会想着要精打细算,也不会不舍得浪费粮食,做出的决定都是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不仅仅是让人学会节俭,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间疾苦。

我不禁想到我的爸妈,也是一个巧合,我的父母同样是70年代人,虽然不是工人,但能从父母的身上看见这个工人这颗省吃俭用的心,因为他们过过苦日子,经历过生活的辛酸苦辣,自然懂得“物力维艰”。

而我们这些年轻人,没有看过世界的另一面,所看到的只是美好,或者是我们想看到的一面,而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着触动人心灵的一幕,最令人动容的,是老一辈人用双手撑起来后代的未来。

这一幕,最难忘,也最容易忘。

我们时常出入高消费场所,和自己的好朋友混在一起,把信用卡刷爆,飘飘欲仙的日子让我们不愿意回想从前朴实又踏实的生活,觉得刺激消费是最自在的事情,长时间使得心灵麻木,但我们却忘了,五元钱一餐饭的苦日子是真实存在的。

父母在外拼搏,而我们的生活享用超过父母是不应该的。

如果生活条件允许,我们要和父母一起享受优越的生活。父母操劳半辈子,比我们吃了很多苦,理所应当要比我们先享福。如果父母过得不如自己,做子女的我们仍然吃着山珍海味,又于心何忍呢?

做人要心存厚道,心地善良,从爱我们的父母开始,多给父母一些关怀爱护,因为除了他们之外,没人会顶着超出常人的辛酸,仍然面带微笑。

或许我们在未来很久的日子里,都不会过上这样的日子,但每每看见一次,对我们的心灵都是一份撞击。虽然我们的生活很好,可比我们艰辛的人也不计其数,我们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生活,珍惜眼前所享用的一切,不辜负遇见,以善意对待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