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是城市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这座城市的整洁贡献着心血;他们无惧风吹日晒,用汗水擦亮城市的容颜。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武清区卫生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萧俊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始终坚守着简单朴实的信念,带领卫生管理站的环卫工人们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为武清的坏境整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武清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中,区卫生管理站成为了“主力军”,肩负城区36条、共230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及两侧绿地保洁,11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清运,还有49座公厕的日常保洁工作。同时,还负责开发区84条道路448万平方米道路卫生的监督、指导、考核工作。今年40岁的萧俊芹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面对责任区范围广,工作量大,管理任务重的问题,她从来没有一丝抱怨,对待工作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以实际行动推进业务工作取得新突破。
环境干净与否,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因此萧俊芹在工作中始终强化日常的管理,把环境卫生大清整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制定了日常清整方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今年以来,区卫生管理站对管辖范围内的道路、背街里巷和公厕进行大清洗、大清整、大扫除,仅上半年,就出动各类车辆350余台次,人员682人次,清理各类垃圾死角567处,清理垃圾超过35吨。工作中,萧俊芹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她主动提出并推行“队长包片、组长包块、工人包段”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彻底解决了一线环卫管理混乱问题,理清了职责,明确了分工,压实了责任,道路保洁作业质量大幅提高。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推进“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区卫生管理站对照天津市“二类”公厕设置标准和创建国家卫生区公厕标准,对管辖的49座公厕提升改造,免费提供了洗手液、卫生纸、烘手机、厕位置物架等物品,并在12座人流量较大公厕安装了人脸识别取纸设施、免费手机充电器等便民设备,并在公厕内实现了WIFI全覆盖,还实行了公厕24小时开放,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萧俊芹作为区卫生管理站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注重发挥支部核心作用,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将工作高效高质量作为党支部首要任务。他们在空置区域建立了2个党群活动中心,每月固定时间由站支部优秀党员干部给大家讲党课,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站党支部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积极转变作风,针对某些路段门店多、垃圾量大的特点,通过逐户走访、了解,为这些路段专门设置了垃圾桶,并做好日常的保洁维护,既方便百姓倾倒垃圾,又维护了环境卫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面对卫生管理工作面积大、任务重、困难多、标准高、人员情况复杂的实际情况,萧俊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注重用思想上教育人、工作上支持人、生活上关心人、感情上理解人的工作方法,将政治工作融入到职工思想实际中,从而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2012年,全区开始推行机械化清扫作业改革,减少作业人员,对城区所有道路的作业段进行重新调整,很多工人对此不理解有情绪,改革遇到了阻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萧俊芹通过多次深入一线与作业人员交流沟通,充分掌握思想动态,逐一进行劝说沟通,阐述改革的意义、决心和相关政策,通过心贴心的交流,得到了所有环卫作业人员的理解与支持,最终机械化清扫改革顺利完成。
如今,全站500余名环卫工人,萧俊芹不仅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还对每名困难职工和家庭都有详细的了解。通过调查了解,萧俊芹得知,站里环卫工人肖淑芬的丈夫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还要供女儿上高中,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萧俊芹积极向工会申请,为肖淑芬办理了困难家庭救助。萧俊芹说:“路段上每一名环卫工人都牵动着我的心,只有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让大家安心工作。”
萧俊芹凭着执着的信念和对环卫事业的热爱,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忠诚不渝地履行着一名环卫工作者神圣而光荣的职责,用无私奉献和满腔热忱,为全区百姓打造一个道路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