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
杨村街道尚清湾社区“一肩挑”蒋芳芳的
寻常日程是这样的
清晨即起,风风火火去社区开早会,领取当天的居家隔离居民购物单,再风风火火跑超市。一家不够,两家、三家……在之前物资供应还不那么充裕的情况下,她尽量把购物单上的名目一个个“变”成实物,再大包小包地拎回去,由服务保障队分发到户。
其间,她每天都会接打无数通电话:处理居民对于团购的“小不满”,安抚久不出门滋生的“小情绪”,调节家长里短的“小矛盾”……时间总是不够用,饭总是凑合吃几口,回到家里总是不敢抱家人、亲孩子,但她已经挺满足。毕竟,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向好,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正在她和同事们的坚守中一点点挺过去。
昼夜奋战
坚守社区防控阵地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
杨村街道尚清湾社区共有3154户居民,是武清开发区内唯一的住宅社区,北京通勤工作和本地租房上班的居民占70%左右。
针对尚清湾社区的情况,社区、物业、区直单位下派工作人员和小区内的热心居民在蒋芳芳的带领下组成志愿队伍,组建卡口执勤、服务保障队。同时,蒋芳芳将尚清湾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自己任社区网格长,组织各网格员对8个网格进行责任包干,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方式,点对点宣传防控知识、逐户排查居民情况,了解居民需求、安抚居民情绪。
“两天内完成人员培训,保证能最快速度完成人员出入登记。同时尽快完成了解社区居民复工需求,做好充足准备迎接复工潮。”面对疫情新形势,蒋芳芳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咬紧牙关,慎终如始,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社区内4个卡口,每个卡口值勤人员不少于3人,夜间执勤不少于2人,保证社区居民无论任何时候出入都能最快完成登记手续。无论是深夜还是清晨,蒋芳芳一有空就去每个卡口了解情况,协调人员调整好时间,交替值守,把好社区安全最重要的一关。
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尚清湾社区陆续出现需要居家隔离的居民,这就需要社区为他们提供生活物资保障。起初,一些工作人员内心纠结,不敢为隔离人员上门服务。这时候,蒋芳芳挺身而出,带头将第一份生活物资送到隔离居民家中,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之后,她又组织党员和志愿者成立服务保障队,为每一户隔离人员送去生活保障物品,赢得了居民一致的认可与好评。
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口罩、消毒液、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不足。蒋芳芳积极联系社会资源购买口罩等物资,“即使我自掏腰包,也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物资供应。”在蒋芳芳的带动下,社区里的热心居民纷纷不记姓名为社区捐赠,送来了口罩、酒精、消毒液、方便面、热帖、抽纸。
平时蒋芳芳常说,“社区居民和我的亲人一样,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真心实意想保护好大家,做再多也不觉得累。”
这次,面对抗击疫情的“大考”,蒋芳芳和同事们迎难而上,“作为社区‘一肩挑’,把整个社区居民都带动起来、凝聚起来,就一定能够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