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印度国债销售惨淡干脆整体撤回,把钱退给投资者

2020-07-30   戏说金融

原标题:活久见,印度国债销售惨淡干脆整体撤回,把钱退给投资者

当地时间7月29日,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发布公告,表示将联合该国财政部开启上一期十年期国债的撤回工作,以便发行新一期的十年期国债。

据彭博社新德里分社的报道,本次撤回属于整体撤回,而不是未销售部分。那些已经被投资者购买了的,也按照当前的价格和收益率进行回购,给以一定比例的补偿,并承诺新一期的十年期国债这些投资者具体优先认购权。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这次撤回的国债距离开始发行仅仅过了两个月,是在5月底的时候发行的,金额为1万亿卢比(约135亿美元)。截至目前,具体还有多少尚未出售,并未透露。不过彭博社从知情人士处得到的消息是超过一半。

我们知道,如果商品出现问题,厂家进行召回处理,这并不罕见。但是一个国家的国债在没有销完的情况下,全部撤回,把钱退给投资者,这事就很罕见了。

为什么印度会出现国债销售惨淡的情况呢?

一方面是因为国债发行得太多太快,市场跟不上。

在去年9月份公布了所谓得“100万亿卢比基建计划”之后,印度即刻针对这一战略开启了相应得资金筹备工作。按照其规划,在2020/21财年,通过发行国债筹集1095.7亿美元,并且在4月1日开始发行。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4月份开始,本来疫情平淡的印度突然出现大爆发。为了刺激停工停产导致的经济衰退,该国出台了不少救助方案。这些方案都是要花钱的,问题是印度国库空虚,已经高赤字好多年了。

怎么办?增加国债发行。

5月底开始,印度增加了12万亿卢比(1600亿美元)的政府证券发行量,类似于疫情特别债券。

这次,投资者并不买账,毕竟以目前印度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拼命借钱,金主心里难免会犯嘀咕,所以市场楞住了。

另一方面,主权信用评级不断下降,接近“垃圾”级别。

就在印度上次国债开始发行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号开始,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给莫迪送上了“大礼”——新的评级报告。

三大评级机构中,不论是穆迪、惠誉还是标准普尔,全部将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投资级的最低等级,而且在前景展望上,全部标明“负面”。

也就是说,下一次报告,如果继续下调,那印度的主权信用等级便只能是垃圾级别了,没有任何缓冲空间。

而恰好,国债本身没有任何抵押物,纯粹就是以一个国家的信用作为背书。主权信用都快“垃圾”级别了,国债的市场也好不到哪里,特别是对于国际资本而言。

本次撤回之后,相信在新的十年期国债发行之前,印度当局会做出一些改变,抛出些许甜头作为诱饵。就好像4月1日发行基建债券之前,印度就下了不少本:

比如印度财政部向议会提交了一份税收改革法案,给以外国投资者购买印度国债和企业债券免收收益所得税;

比如首次对外资放开印度国债的购买额度限制;

比如给国际承销商的手续费提高了46倍。

这一次还会给国际投资者怎样的“惊喜”呢,姑且拭目以待。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