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亚马逊近日与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综合癌症中心希望之城(City of Hope)达成合作,为其在美国的员工提供癌症支持服务。
亚马逊的企业员工癌症支持服务
不论亚马逊员工在何处,均可使用此次福利进行癌症检查或诊断等。不愿意跑去希望之城的员工也可以选择通过视频与希望之城的医生或专家见面。据悉,美国各地超38万亚马逊员工及其家属有资格获取该福利。
此次合作,希望之城将提供癌症研究与治疗中心资源,例如希望之城的精密肿瘤学计划。此外,还有配备肿瘤科护士的专用电话热线,针对复杂癌症诊断和治疗计划审查的专门支持服务。
亚马逊全球福利总监戴恩·斯帕曼(Dene Sparrman)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在美国的员工超过27.5万,我们致力于为亚马逊人及其家人提供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有意义影响的福利。我们认为,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癌症护理计划——从实时支持到第二意见和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亚马逊官方表示,该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患有癌症的人重获生机,也希望减少员工错误诊断的机会,错误诊断会增加医疗成本。斯帕曼认为,与其让员工先获得错误护理,再与专家联系,不如让患者尽早与专家联系,帮助确保提供正确的护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综合癌症中心希望之城的专家将与亚马逊的健康保险合作,以支持对复杂癌症患者的护理。希望之城的癌症专家将“直接与当地肿瘤学家合作,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解释,为适当的基因检测和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建议,包括适当使用最先进的针对性疗法。”
这是亚马逊寻求如何“打乱”医疗市场并抑制员工医疗费用的又一例子。
亚马逊一直在迅速扩大其在医疗领域的影响力。2019年9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地区的员工及其家人建立的新虚拟健康诊所——Amazon Care正式开业。
该虚拟健康诊所的通过提供虚拟访问,无论员工是在家还是办公室或其他地方,都可随时随地享受健康医疗服务。交通成本和等待时间被大大降低,公司员工和家属同医护人员能够在线上取得紧密联系。而诊所同时也为面对面诊疗配备了完善的医护资源。
而在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开始与众多医疗机构合作,包括加州的几家公司以及英国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推动语音助手Alexa为消费者和员工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
最近,亚马逊还正在努力研发“健身追踪”(fitness tracking)耳塞。这种耳塞可测量跑步距离、燃烧的卡路里和跑步速度。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企业跨足医疗成美国趋势
亚马逊还只是美国诸多为员工谋健康福利以跨足医疗的企业之一。
据报道,与希望之城签约的企业主超20多家,包括Lowe’s,McKesson和沃尔玛(Walmart),这些企业主已经开始支付员工在较大医院就医的差旅和住宿费用。希望之城表示,到目前为止,其在合作的企业主中看过的复杂癌症患者有84%已经收到新的诊断或治疗计划,这些癌症支持服务旨在帮助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例如,沃尔玛通过其卓越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 COE)计划,将员工及其家属引导到更好的医院,以进行癌症评估、器官移植以及心脏、脊柱手术和髋部、膝盖等常见置换手术。根据其内部数据,2015年至2018年,沃尔玛近一半的员工在COE计划内的医疗机构进行了脊柱手术或无手术的医学评估,虽然这些医院的手术费用比其他地方高出约8%,但是利处却远远大于高出的这点手术费。
再如,2018年初,苹果公司宣布成立子公司“AC健康”(AC Wellness),为其总部员工提供健康护理服务。此外,一些大型园区的公司,如因特尔、脸书等都有面向自己员工的医疗健康服务,尽管其中有些由第三方提供。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些大型企业的举动都有一个目的是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前几天,“美国兴起出国就医热”登上微博热搜,选择出国就医的原因无外乎是美国国内医保系统覆盖不全面,看病费用过高,非急诊看病等待时间过长等。
医疗费用过高不仅成为许多普通美国人的负担,也成为大型企业的“负担”。2018年美国CDC数据显示,每年有6900万名上班族因健康问题请假,而由此经济产出减少了2600亿美元。像亚马逊、沃尔玛、苹果这样的大型企业,一方面本身有涉足健康领域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减少医疗费用的同时“进军”医疗领域,自建诊所或与医疗机构合作成为一种首选。此外,他们还有个共同的认知:即不单单关注员工的疾病治疗,而更多的是进行健康管理。
不论何种目的,这种企业行为已经在美国形成了一种趋势。
参考资料:
1. Fierce Healthcare: Amazon partners with City of Hope for employee cancer support services
2. Advisory Board: Why Amazon is steering cancer patients away from local hospi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