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劳模”许家印,中秋节前飞1.8万公里组“最强饭局”

2019-09-12   博闻财经
文 | 大树

己亥年中秋前夕,“风清扬”马云选择了从江湖隐退,而他的好朋友——“造车劳模”许家印,则愈战愈勇。

这不,为了日后恒驰一鸣惊人,许家印毅然放弃与家人欢聚赏月的时光,飞赴1.8万公里之外的德国,与60多位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的董事长和 CEO组成的“豪华”饭友,把酒言欢,谋合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恒大接下来将与世界各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及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深入合作,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品质的“恒驰” 全系列产品。

德国当地时间9月11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率一众高管奔赴德国法兰克福车展。

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汇聚了最顶级的汽车巨头、最新的车型、最前沿的技术及理念,被誉为“世界汽车工业奥运会”。从恒大造车之初,就对世界顶级造车技术趋之如骛、被称为“技术控”的许家印,自然不会错过这场行业盛事。

期间,许家印和团队先后考察了Bosch集团(博世,世界第一大)、Benteler集团(本特勒)、Magna(麦格纳,世界第三大)、Continental集团(大陆,世界第四大)、ZF集团(采埃孚,世界第五大)、EDAG(爱达克)、Webasto集团(伟巴斯特)、Mahle(马勒)等一众世界顶级汽车工程技术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

开头那场大型晚宴的嘉宾,就是上述这些行业巨头的掌门人。

可以预见,接下来,恒驰汽车无疑会有更多顶级技术傍身,及更多行业技术大神加盟。

“造车劳模”许家印,怎么炼成的?

恒驰新能源车虽尚未面世,但“恒驰”品牌及恒大造新能源车之事,早已是国人皆知。

造成未出先红效应的,不是哪个大明星,也不是恒大足球队,最大的“流量”恰是许家印本人。

他就如一个不厌其烦、不知疲惫“劳模”,推着恒大新能源造车大业快速奔跑,不仅迅速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拿下一堆世界顶级造车技术和知识产权,还确立了较于竞争对手的壁垒和先发优势。

若细心观察便能发现,今年以来,但凡涉及到恒大新能源车业务的,许家印必亲力亲为,国内方面:

·3月16日,许家印出席恒大在天津召开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3月18日,许家印会晤哈佛大学校长一行,双方表示将围绕恒大新能源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和研究。
·6月11日,许家印出席恒大与广州市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根据协议内容恒大将在广州南沙投资1600亿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
·6月15日,许家印又造访沈阳。根据协议,恒大将投资1200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车三大基地。
·7月28日,许家印出席国家电网与恒大集团合资成立的“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正式揭牌仪式,同时,恒大新能源车并与碧桂园、万科、融创、恒大等龙头房企在深圳恒大总部签订服务合作协议。
·9月2日,许家印出席恒大与德国BENTELER集团、德国FEV集团在深圳恒大总部举行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移交仪式。恒大正式获得世界顶级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

在2018年恒大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更是充当恒驰新能源车“第一品牌代言人”,不遗余力的向资本市场和公众传递恒大造车的决心,并从技术、人才、产业链布局、组织、管理、经验(许家印做过10年车间主任),来论证恒大造车成功的必然性。

出国考察、谈合作,许家印更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据悉,算上今天这一次,今年以来,许家印为新能源造车大业已经6次出国了,飞行时长超130小时,总行程已超九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

·第一次:1月29日 瑞典斯德哥尔摩;行程:16380公里;飞行:约20h。许家印一行在瑞典首相府接受了首相斯特凡·勒文(Stefan Lofven)会见,同时瑞典首相出席了恒大NEVS和科尼赛克的合作签约仪式。
·第二次:5月30日 英国伦敦 行程:19149公里;飞行:约22h。许家印远赴伦敦,与世界顶级轮毂电机公司英国Protean签订协议,恒大全资收购英国Protean。
·第三次:6月3日 瑞典特罗尔海坦 行程:17880公里;飞行:约22h。许家印与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等一行,视察了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的恒大NEVS总部。
·第四次:6月12日 韩国首尔 行程:4155公里;飞行:8h。应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的邀请,许家印一行考察韩国SK集团。
·第五次:7月23日-25日 德国斯图加特、腓特烈港、科隆;行程:18887公里 ;飞行:36h。先后考察博世、采埃孚、FEV,并与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德国hofer达成合作。
·第六次:9月11日 德国法兰克福;行程:18250公里;飞行:22h

这份高密度的行程单,再一次诠释了“造车劳模”许家印对造车的决心、让恒大“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决心、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决心。

许家印对宏大梦想的执着,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但这些同时代的企业家们,显然对许家印这份执着能感同身受。

比如另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家曹德旺曾说过,“国家培养一个企业家,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所以我认为不要轻易谈退下来,坚持在第一线,像蜡烛一样,把蜡烧完了再说,这个才叫作奉献。”

即使当打之年便卸任的马云,也并不是真得就去游山玩水、相忘于江湖了,而是重心放到了教育慈善事业上。

饭局背后的“大阳谋”!

“劳模”许家印充当恒驰第一品牌代言人,并推着恒大造车飞速前进,这种时不我待的局面,即体现出一个企业家的初心和决心,某种程度上,也是时势所为。

2019年,随着车市寒冬持续,以及国家补贴政策的逐级退坡,缺乏资本实力、技术和产业链资源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没了往日的喧嚣,新能源车赛道正在加速迈向入淘汰赛。

造车新势力的“危”,恰是恒大的“机”。

一是,它们在资本实力、顶级技术、产业链资源等方面的劣势,恰是恒大的优势和强项;二是,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光明,这一点毋容置疑。因此,淘汰赛对恒大这样实力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恰是一次难得的收割市场机会。

对许家印和恒大来说:一方面,必须要尽快完成资源、技术和人才整合,加速推进造车进程;

另一方面,通过“飞轮效应”继续扩大“朋友圈”,团结全球汽车领域、更多的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完成国际上更广范围内先进造车技术和人才的整合。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恒驰“一鸣惊人”,在淘汰赛中脱颖而出,并确保强大的后劲儿。

这就是许家印在中秋前夕,不惜飞上近2万公里,与60多位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的董事长和 CEO,把酒言欢的最终目的。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

正如这些行业技术龙头企业掌门人在发言时说得那样,“过去各家企业虽然有过不同程度的小范围合作,但从未一起合力做一件大事。而如今恒大将大家历史性地召集起来,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并纷纷表示,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将为实现恒大的汽车梦全力以赴!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言外之意,杠杆有着无穷的力量。

如今许家印通过“朋友圈”将全球顶级技术资源聚到一块,并拧成一根“技术杠杆”时,相信淘汰赛结束后的新能源车市场,也必然是被恒大等新能源巨头企业支配着。尤其是,这还是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们从未做过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