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诈骗分子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
塑造出“精英”、“军官”、
“处长”、“富二代”等形象,
对女性进行诈骗。
近期,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
及福清市人民检察院公布了
三起类似的假冒身份诈骗案。
检察官提醒广大女性,
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交往中,
一旦遇到钱款往来事宜
一定要小心谨慎为上,
要尽量核实对方身份,
不要轻易相信对方,
更不要轻易付出感情,
要保持理性的判断。
案例一:已婚男假冒军人骗婚骗财
去年3月,陈某某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加一女子为好友,之后伪装成正营级军人,成功取得了她的信任和青睐。
得知该女子已离异后,陈某某便展开追求攻势,甚至故意隐瞒已婚的事实,最后以身份特殊等各种理由,通过伪造结婚证让受骗女子认为已与其成为合法夫妻。
之后,陈某某便借口购买结婚用品、承包部队建设工程、母亲出车祸、收养战友的白血病儿子、自己得癌症等,骗取了女子20余万元。纸终究包不住火,今年3月,陈某某向女子坦白了一切,女子立即报警。
日前,晋安区人民检察院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对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提起公诉。
案例二:赌徒冒充警察行骗139万
今年2月,因诈骗罪刚刑满释放不久的林某,上网购买了一套假警服及一本姓名为“余立强”的假警官证。
5月,林某在“陌陌”上结识福清女子高某,向其谎称自己是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余立强”,通过营造积极上进、年轻有为的警官形象,逐步骗取高某的信任与好感,并开始与高某以男女朋友关系交往。
其间,林某编造多个理由,陆续向高某借款共计人民币139万元用于网络赌博。8月,高某的家属得知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没有“余立强”,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8月22日,林某被民警抓获。
案例三:“假大款”同时交往两女
2015年3月,有家室的倪某通过微信“摇一摇”先后添加了陈某、王某两人为好友。
聊天中,倪某自称“陈某航”,谎称其已随父母移民国外,因生意原因近期回国发展,通过营造自己单身、有钱的假象,博得陈某、王某的信任和好感,并逐渐以男女朋友关系交往。
与两人的关系稳定后,倪某多次编造国外公司发展需要资金、投资入股缺少资金等理由向陈某、王某借款,共计人民币60余万元。
2017年5月,倪某在赌博时因赌资纠纷非法拘禁赌友,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刑事拘留,陈某、王某这才得知倪某的真面目。发现上当受骗后,陈某、王某向警方报案。
今年8月,倪某被警方抓获。
网络交友须谨慎
身份、背景有造假可能性
相处时一定要心怀警惕之心
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财产信息
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