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是全球豪华品牌“一哥”,更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哪怕熟悉其背景的人不多,这一个品牌已然是街知巷闻,就连小孩都知道它的存在和价值。Mercedes这个大名对许多人来说已是不足为奇,但并列在Mercedes名字之后的AMG呢?
说起AMG,稍微懂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它是一个强调性能的品牌,但大家对它的了解有多深?可能你还不知道,在90年代末,AMG还未“入赘”Mercedes之前,它只是一家专门设计和改装赛车引擎的工作室,只是后来两家促成合作关系之后,AMG之名才迅速在赛车界,乃至车坛上走红。
今时今日,AMG是Mercedes母企Daimler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品牌,更是许多性能迷心中的梦想。而在AMG投靠Mercedes之后,其就一直保持着高、中、低,三档稳定的产品体系,比如说,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AMG只有32、55、65三种型号,分别代表低、中、高三款引擎。
但在那之后,AMG 32系列被45系列取代,55系列被63系列取代,65系列已淡出人们的眼球。其中45系列是搭载入门的四缸涡轮增压引擎、63系列是搭载中高端的V8引擎,至于65系列则是最顶级的V12引擎。
在2016年的时候,AMG家族突然添了新丁,迎来全新搭载V6引擎的43系列,但因为这一系列摒弃‘One Man One Engine’的传统,招致许多性能迷,尤其是AMG铁粉非议这一做法经离经叛道。
所谓‘One Man One Engine’便是指每一具引擎都由一位工程师负责纯手工打造,而每具引擎盖上工程师签名的铭牌更是抓住了不少车迷们的心,让人趋之若鹜。你以为喜欢AMG的人就只在乎它的马力有多大,跑起来有多快吗?除了动力以外,他们所追求的还有那一份你未必了解的情怀。
结果43系列只面市了短短两年,AMG又推出了全新的53系列来取代备受争议的43系列,那这一次的AMG 53又是什么东西呢?聊AMG首要关注的当然还是动力。53系列车型所采用的动力系统是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48V轻混系统系统(Mercedes称之为EQ Boost)。什么是48V轻混动系统?小编之前曾在另一篇文章讲解过。
熟悉Mercedes的朋友是不是觉得这套动力系统似成相识?没错,它和现款小改后的Mercedes-Benz S-Class所搭载的动力系统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动力调校不同而已。更遗憾的是,新的53系列依然没有遵循‘One Man One Engine’的传统。根据AMG老大Toias Moers的说法,53系列是AMG品牌迈向电动化发展的第一步。
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大概都有个谱了吧?好了,既然是试驾报告,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吧!去年10月,Mercedes-Benz Malaysia在本地发表了Sedan和Coupe版的Mercedes-AMG E 53 4Matic+,新车在本地的售价分别是74万令吉,以及76.4万令吉,而我们这次借来的是Sedan版的E 53。
作为E 43的替代车型,新车的外观与前者相比基本毫无变化,只不过在一些细节部分进行了调整。它的前脸水箱护罩采用宾士家族标志性的点阵式砖石进气格栅,并且嵌上AMG专属微饰,令其AMG身份更突出。
但其实在小编看来,少了AMG家族最新的直瀑式进气格栅,又或者是之前的双闸式格栅,依然有些不对味,这并不是说它长得不好看,只是它的AMG特征并不明显,看起来没那么“AMG”。
当然,E 53自然也搭载了一套专属的AMG套件和轮圈(20寸),其前保险杆造型借由加大的进气口设计看起来更加凶悍,也更具运动氛围;在车头两侧,它依然标配了一套与普通版E-Class一样的自适应Multibeam LED头灯组,这一个智能头灯具有多达84组的LED独立芯片模组,能够及时自动调整远近光灯辅助。
车尾方面,它和E 43也不尽相同,其后保险杠、后扩散器的设计明显比后者更加激进,而且也转为采用双边共四出的圆形排气管设计,再加上与车身同色的AMG后扰流尾翼,不但在高速行驶时带来了更好的稳定性,也让它看上去更有冲击力。
进入车内,它的内饰布局基本与普通版的E-Class无异,差别就在于用料的变化,以及AMG独有的风格细节。它的中控台和中央鞍座都采用了碳纤维饰板来布局,同时专属的AMG座椅也辅以更细腻的Nappa皮革混搭些许Alcantra麂皮包覆。
再搭配AMG新世代的运动型平底方向盘,让原先处处流露出奢华风格的内装带有一点运动化气息。但比较可惜的是,它的内装配色是比较保守的全黑色,而且也少了像43系列上,象征运动的红色元素,比如说红色车缝线和红色的安全带一律从缺。
虽然小编很喜欢E-Class的内装设计风格,但是坦白说,如果我花了一笔比普通版E-Class还要贵一倍的价格来购买这款E 53,而两者的内装没有太大差异的话,我是不太能接受的。
作为AMG的家族成员,最起码也要在一些细节上体现出AMG独有的特征,而这款E 53的内装除了座椅椅背上的AMG铭牌和AMG方向盘以外,其它就没了。拜托,好歹给个红色安全带吧,这成本并没有很高不是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个AMG方向盘真的很棒,不单是设计美观,用料质感、把握手感也非常好,再加上12点钟方向的标记和银色铝质换档拨片,令人顿生驾驭渴望。相比起对手BMW或Audi的方向盘设计,它可说是完胜无疑。
此外,虽然它是宾士旗下性能取向的一员悍将,但厂方依然没有因为过于追求性能、运动,而舍弃其奢华一面。它搭载了一套高级的Burmester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这套系统拥有13具扬声器,总功率达590瓦,营造出类拔萃的立体声音响效果。
同时,前排和后排乘客还可以根据需要分别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听觉体验,且精致的Burmester扬声器也为车内座舱再添一抹品质之感;当然,其中控台上双屏幕(仪表板+多媒体信息娱乐系统)显示的黄色AMG界面风格也让人眼前一亮。整体来说,它的内装给我的感觉是奢华氛围多于运动。
其它配备方面,它拥有三区恒温冷气系统、附加热和记忆功能的座椅、支持64种颜色变化的车内气氛灯、车内香薰系统、全景式玻璃天窗、后挡风玻璃电动遮阳帘、电动尾门,以及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等。
安全层面上,除了一应俱全的传统安全配备以外,它还标配了自动紧急煞车系统、主动式跟车系统、车道维持辅助系统、盲点侦测系统、方向盘闪躲障碍物辅助系统、主动停车辅助系统,以及360度全景摄影系统等等。
车室空间方面,E 53是基于普通版E-Class打造而来,所以两者是一样的。坦白说,现款E-Class已不是什么新车,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就不赘述了,其实小编也试驾过与它同级的BMW 5系列,简单来说它的后座空间,和乘坐体验会比后者来得优秀。
车尾空间方面,它的容量是540升,当然你还可以放到后座座椅来延伸更多的空间。这样的表现略胜于同级的BMW 5系列(530升),以及Volvo S90(500升),所以它依然堪当家庭车的重任。
至于后座的乘坐体验方面,因为座椅设定的关系,还有中间地板隆起的部分较高,所以中间的位置是没有舒适度可言的,至于后座两侧的位置嘛,它的座椅泡棉软硬适中,有一定的支撑和包覆性,而且椅背的斜度也OK,我个人认为它是同级中的最佳。
来到最重要的试驾环节,我们先看它的动力规格,这款Mercedes-AMG E 53 4Matic+搭载的是一具3.0升的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并且辅以48V的电动马达组成一个轻混动系统。该引擎本身的动力输出有435 hp/520 Nm,电动马达则可额外输出22 PS马力和250 Nm扭力。
变速箱方面,它搭配的是AMG Speedshift的九速自排变速箱(9AT),以及自家的4Matic+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根据原厂公布的数据,它从0-100 km/h的加速成绩只需4.5秒。
悬吊方面,E 53也采用了可调整悬吊软硬度的AMG Ride Control+系统,这套运动化的气压式悬吊也备有可变阻尼系统,且透过ADS+可自动调整阻尼系数,达到最佳路段回馈表现,若要自行调整也没问题,透过AMG Dynamic Select系统上的Comfort、Sport、Sport+、Individual等动态模式,悬吊设定也会随之改变。
虽然很多人会怀疑,甚至否定其AMG的身份,但宾士为它冠上AMG之名,我从来就不怀疑它的动力表现。正如本篇试驾的提要,表面上来看,它低调斯文,看似绅士,但其实绅士心里一直住着一头猛兽。
在驾驶体验上,无论是路感回馈、转向手感等,它给我的感觉其实和43系列很像,不过当然它比43系列还要快,这一点看数据就已经有答案了。当然E 53不像自家兄长E 63那么狂野不羁,要知道它的定位始终是豪华中大型房车,所以在Comfort模式下,它的乘座感依然相当“E-Class”。
一般日常开车,它的引擎和变速箱对油门的收放反应都非常顺畅和理性,不会给你那种随时爆冲的紧张感觉,同时它的悬吊相对于一些更Hardcore的性能车来说,比较偏软,开起来也比较舒适,宁静及舒适度兼顾,这是它斯文的一面。
和43系列一样,不同模式带给你的改变是全方位的,只要切换到Sport或Sport+模式后,435匹马力被释放的加速感绝对令人亢奋,这时的引擎及变速箱反应明显迅速升级,每每深踩油门加速的推背感相当强烈,排气声浪亦诱人,刺激度大大提升,所以它无疑是一部好玩好坐双重性格的豪华家庭车。
当然,在其兽性被激发,电脑撤销了减震系统的辅助后,路面上任何细小的颠簸和震动都会给你最
直接的反应,虽然不舒服,但那刺激感是非常酣畅淋漓的;动力强大固然好,但是否容易受控又是另一回事,在这一点上,有4Matic+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加持是恰到好处的,因为它可以让你更轻松的在高速状态下完成各种操作。
顾名思义,4Matic+是增强版的一个四驱系统,它可在前后轴之间实现完全可变的动力分配。通过四驱和后驱的优势互补,它可提供强劲的牵引力,同时主动式后轴转向系统将车辆过弯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更好地结合,从而提升车辆的动态表现。
对于喜欢甩尾的朋友来说,或许在弯道上欠缺些许乐趣,但小编并非专业车手,这套四驱系统带给我更多的是信心,让我能够很坦然的去驾驭它;对了,前面说到了排气声浪,这回53系列终于搭载了AMG高性能的排气系统。
这一个排气系统的声级是可变的,只需按下在中央鞍座控制区域上旋钮旁的键钮,系统将借助可调式的废气风门,改变车辆的排气声浪。其声浪特性可从深沉舒适转变为激情澎湃,具体取决于驾驶模式。说实话,在驾驶层面上,我实在找不到可以吐糟的地方,所以小编心里还是很服AMG的。
总结:
为了符合更严苛的欧盟环保排放法规,48V轻混动系统的导入无疑是这个世代的趋势,虽然我们都明白它只是迈向电动化的一个过渡,但标榜性能的车款也免不了追随其中,也正因为如此,Mercedes-AMG E 53应时而生。
如果拿43系列来比较,E 53的整体动力表现确实都更胜于已被淘汰的E 43,而且AMG似乎也拿出了些许诚意,将更多在45、63系列以上所拥有的AMG配备,比如说AMG Performance Exhasut排气系统,以及AMG Track Pace赛道数据记录系统等下放到了53系列。
其实与其说下放,不如说是拨乱反正,毕竟53系列终归是出自AMG,实在不该厚此薄彼,更何况53系列车款的售价和定位也不见得会比45系列低,且论动力也尤胜一筹,小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它搞得像是AMG的入门。
还有就是,很多AMG铁粉在意的‘One Man One Engine’传统并没有在这次新的53系列上传承下来,它还是会卷入“非正宗AMG”的争议当中,所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53系列的路还是会走得有点颤抖。
其实在我看来,正不正宗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但这终究是我的个人看法,AMG铁粉能不能接受,消费者会不会买单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