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冬至快到了,农村俗语,“冬至大如年”,“冬至在头,冻死老牛”,今年就是属于典型的早冬至,今年的冬天很冷,是60年一遇的冷冬吗?
编辑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22个节气,农村俗语,“冬前冬后《冻破石臼”,说明在冬至前后是天气最冷的时候,到达冬至的时间,就是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也就是南回归线上方,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柄指北,天下皆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北半球进入了北风凛冽的冬季,寒冷伴随着我们度过冬天,在北方多数是以雨雪纷飞的景象。
在冬至节这一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按照农村老人的说法,在冬至节这一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当然每件事都有对立面,其实过了冬季以后,说的物极必反,经过冬至这一天以后,将会“阳气慢慢的上升”,所以农村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冬至一阳升”之说,就是说过了冬至以后,气候会慢慢的上升,天气慢慢的转暖,这就是人到极致以后,气温会慢慢的反弹上升。
冬至节这一天是一个关键的节气,按照农村的说法,冬至大如年,就是说在冬至节这一天和过年一样的热闹和隆重,在冬至节这一天,不管是南方人或者是北方人,都喜欢吃热乎乎的水饺,最有意义的农村老话”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说在冬至节这一天要吃饺子,而且要吃热气腾腾的饺子,帮助人提升温暖热气,预防感冒,但是在夏至那一天,因为气候炎热,人的脾胃虚弱,所以在夏季节这一天却要吃面条,来帮助人的消化,在冬至节这一天,
人们还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都知道,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分为节和气的,如果在农历的一个月当中,只有节没有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用瑞月来补足,就像今年的闰2月就是这样的道理,按照天干地支算下来,冬至就是11月份了气。
编辑
一、今年是属于早冬至?
对于冬至节来说,阳历一般变化不大,一般是在12月21日至12月23日至今到来,就比如今年的冬至,就是12月22日,在阳历的算法当中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三天的时间,就是说是在12月21日至12月23日这一天当中的一天。
但是在阴历当中,冬至的到来时间却有些不不固定和稳定,因为今年在农历当中有一个闰二月,因为受闰二月的影响,今年的冬至是农历的十一月初十,处在11月的上旬,今年就是典型的早冬至。按照农村的说法,农历能力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上中下三旬都是10天的时间。
冬至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数九寒天的开始,按照农村的话说法就是”夏至三庚入伏,冬至数壬入九“,也就是说冬至的第1个壬日就是作为数九寒天的第1天,我们来再来回忆一下《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按照农村的说法,三九四九冰上走,第三个九天和第四个九天,河面上结成了厚厚的冰,此时就是整个冬天最冷的时候,冰上都可以走人了,充分说明天气十分寒冷,这也就说明,一年的冬天最冷的就是三九天和四九天。
今年的农历就是十一月初十,处在11月的上旬,今年就是典型的早冬至,今年的早冬至,按照农村的说法,会有什么影响呢?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就是说如果冬至在11月的上旬,这样的冬天会很寒冷,冷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冷到把农民群众耕牛都已经冻死了,农民群众没有牛云耕田。
结合今年的气候特点,大家都感受到了寒冷的天气,还是南方或者是北方,近段时间以来气温下降的厉害,特别是北方地区,多数地方都下起了大雪。因为受雨雪天气的影响,整个冬天会让人感觉到更加寒冷。
而且冬至来的早,冬天也就来得早,北极圈内的冷气流不断的吹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让整个冬天更加寒冷。
编辑
二、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小时候常听奶奶说“头九暖,久久寒”,反过来说就是”头九寒,冬季瞹“,今年就是头九是有些寒冷,按照专家的预测,今年反而是暖冬。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在东部太平洋面生成,因为海洋水温的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气流就会向北移动,导致了四五月份的高温天气到来,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今年的四五月份,多数地区都比较炎热。
按照最新的天气预报,对于12月份来说,可以说是一冷到底了,多数多数地方下起了雨雪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气温下降的厉害,所以12月是很寒冷的一个月,当然已经到了12月中旬,2024年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随着王炸寒潮的到来,气温还会进一步的继续下降,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工作。
编辑
根据这些真实的情况,在我认为太阳已经回到了南回归线,对于北半球的辐射量较少,近期气温下降的厉害,所以我的观点与专家相反,今年将会是”60年一遇“的冷冬。
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