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刑侦题材的故事,讲述在中国极北边陲的矿场里,中国警察为防止黄金被盗,与一伙穷凶极恶的悍匪殊死搏斗的惊险故事。
一、雪暴虽冷,但人心更冷。
说到这部电影拍摄的意图,导演崔斯韦说是:
“想通过极致环境下产生的极致矛盾,来探讨极致的人性选择。”
“听听外面的风声,就像人死前的哀嚎,充满绝望。”
在这样的环境里,虽然四处雪白亮堂,却感觉阴暗,虽然世界很开阔,却让人压抑、害怕。
而电影中铤而走险的悍匪,仿佛也是被这环境所感染,他们阴沉、暴戾、冷血。
廖凡饰演的悍匪老大,带领着其他劫匪,打劫运金车,并企图借助大雪掩盖所有犯罪痕迹。
张震和李光洁饰演的森林警察,在山路上与劫匪展开了搏斗,李光洁饰演的韩晓松不幸牺牲,张震饰演的王康浩也身受重伤。
王康浩虽然侥幸活下来,这场意外却成了他的噩梦。他陷入了内心困局,愧疚又自责,看上去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终于,王康浩和悍匪们再次相遇……
暴雪无穷无尽地下着,这个边缘林区成了一个封闭环境,悍匪、森林警察和度假村经营者,各怀目的困在这里。
极端气候+封闭环境+少数人,在残酷生存条件下,人的道德底线极易失守和崩塌,悍匪们常常是一言不合就拿起刀斧或猎枪,毫不犹豫地砍下或进行射杀。
茫茫雪原,与倒下的尸体、殷红的鲜血、隆隆的枪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雪暴虽冷,但人心更冷。
虽然是团伙作案,但是在金条面前却彻底显露了人性的贪婪。
老二想要独吞黄金,于是差点害死了老大的弟弟二毛,他在与老大的对决中被射伤,在临时之前,还不忘去偷拿黄金,最后死在逃亡的车上,座位旁边放着沾满鲜血的黄金。
另一个在极地环境中暴露人性之恶的,是刘桦饰演的度假村经营者郭三。
平日里他是那种谨小慎微、贪生怕死的老实人,但当他找到独吞黄金的机会时,他人性中恶的一面彻底释放,凶神恶煞、杀人越货,他俨然成了另外一个悍匪,最后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导演从多个维度展现了人性的邪恶与贪欲,以及在贪念面前“人命如草芥”的阴暗。
而暴雪之下,危机重重,这时候就更为考验伸张正义的森林警察的意志了。
一方是乖张嗜血的劫金歹徒,一方式渴望报仇、宣告正义的警察,在这种大雪封天、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显得扑朔迷离。
这时候,考验的是生死关头人性的坚守。
二、大雪过后,真的没人记得发生了什么吗?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是,
“大雪过后,没人记得发生了什么”。
雪花如此纯白,一旦人们用它的纯白为幌子,那么背后的丑恶就愈发有恃无恐。
好在邪不压正,雪暴中始终有人守护正义。
雪落无声。可但凡经过的,必会在雪地上,留下痕迹。
血,也在雪上。
在大雪封山的昏暗中,用高度戏剧化的情节照亮森林警察的孤独。
环境越极寒,雪地越空旷,反射的光越亮,人物越耀眼。
罪恶不会被掩盖,而正义和牺牲,也不会没人记得,一切都不会白白浪费。
三、雪暴结束时,罪恶也会消散。
《雪暴》不同于以往的警匪片,它向观众们展现的不是破案技巧,而是深究隐藏于事件背后的人性,“破案”与“追凶”并不是本片想要表达的重心,细腻的情感才是导演想要传递出来的核心内容。
等到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短兵相接,电影迎来了最惊险的一段。
子弹跟人性比快,一枪又一枪,有人把最后的天良给熄灭,也有人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在一座房舍的血光之灾里,两大阵营的势力天平始终在上下颤动,但命运早已注定了最终的走势。
恶劣的天气终结时,罪恶也会消散。
他还表示,电影中警匪对决的主线剧情下,也想表达和探讨比如“个体的困惑”、“对职业信仰的必要性”、“人和大自然如何共处”等话题。
崔斯韦用蛮横、凶残的悍匪,衬托出森林警察的勇气、信念与正义,雪的白更显出了血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