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球星挑战赛,樊振东在跟队友林诗栋的比赛当中决胜局伤退,从比赛过程来看樊振东始终是落后追分。打到决胜局之后樊振东肩部有伤病选择退赛,很多球迷也没看不清到底是哪个部位受伤,毕竟他这次只参加了一个单项比赛,没有参加其他项目就受伤了,确实很意外。
樊振东止步八强,连四强都没有打进去。不少球迷担心如果继续这样无法夺冠,他世界排名的优势将被队友给追上来。这倒没什么,最重要的是他奥运会单打没有夺冠,如果不具备夺冠的实力,大满贯的梦想是很难实现了。
虽然樊振东只有27岁,比他年龄大的梁靖崑和林高远反而展现出了不错的竞技状态。还有半年的时间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在这个时间节点樊振东陷入了低迷期要尽快调整。因为这是竞争的关键时刻,现在国乒男队的外战竞争形势挑战性很大,樊振东必须要拿出过硬的成绩来应对。
越是在奥运会临近的时候越要迅速进入竞争状态,现在不管哪个国乒队友对樊振东的挑战都很大。林诗栋这样的年轻选手都能连续跟樊振东缠斗到决胜局,但是林诗栋面对马龙,想拿下一局比赛的胜利都很难,所以樊振东还是要加强比赛的应变能力。
要不然到了奥运会决赛跟队友交手,比赛的过程就很被动。现在队友的衔接速度都很快,而且彼此之间都熟悉对方的打法跟球路,谁的应变能力更强谁就能在比赛中占据上风。
樊振东还是要尽快从低迷当中走出来,因为时间真的不多了,要争分夺秒的来应对挑战,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这次樊振东在比赛当中没有戴发带,这就是认知的一种提高,不追求表面的东西,而是要追求真实的比赛成绩。
而孙颖莎八进四的比赛被早田希娜又一次拖进决胜局,赛后球迷认为早田希娜才是孙颖莎真正的竞争对手应该重视起来。实际上恰恰相反,这大半年的时间早田希娜虽然两次将孙颖莎拖进决胜局,但都是有前提的。
去年首次将孙颖莎拖进决胜局的早田希娜,是她看到连平时外战能力一般的平野美宇都击败了孙颖莎。早田作为日乒一姐当然有了这种危机感,她也是学习平野美宇在发接发环节去限制孙颖莎,取得了一定的比赛效果。
可是在随后的几次交手当中,早田希娜就很难将孙颖莎拖进决胜局,而且她似乎也习惯了被孙颖莎给击败。直到总决赛连15岁的张本美和都将孙颖莎给拖进决胜局,又一次给了早田希娜灵感。所以我们看到这次交手,早田希娜也学习张本美和在中远台给孙颖莎施加压力,不断地开长球形成对攻。
其实早田希娜都是在复制队友曾经的成功,这个选手在日乒主力当中应变能力确实比较弱,对战国乒主力难求一胜。早田希娜要真的在研究孙颖莎,就应该多准备几套发球方式,这样在奥运会的比赛当中能够起到效果。
如果比较一下王曼昱击败早田希娜的过程,就会发现孙颖莎对战早田希娜确实比较吃力。主要原因是在接发球环节很难限制对手的发球抢攻,双方打得有来有往比分交替上升。孙颖莎还是守住了外战的荣耀,这一点最让粉丝惊喜。
孙颖莎未来对战日乒选手还是要在发接发环节下功夫,不管是早田希娜还是平野美宇打相持球并不弱于国乒主力。这两个选手注定会参加奥运会的单打比赛,早田希娜冲击力强,但是应变能力弱还能够应对。
平野美宇才是孙颖莎真正的劲敌,这个选手不管是台内球的控制还是前三板的战术配合都要强于早田希娜。早田希娜对战孙颖莎没有太多的战术体系,无法形成综合性的比赛压制,总是拿不下关键分。她应该像平野美宇一样多打台内球控制,配合着前三板以及相持球的进攻,这才有机会取胜。
王曼昱这次挑战赛击败陈幸同,终于让球迷如释重负。王曼昱之前被陈幸同击败,就是因为坚持跟对方打相持拼速度。这次主要得分点还是集中在前三板,很多球迷也发现了,只要不拼相持球王曼昱的得分率就会很高。
只要拼相持球陈幸同还是占据上风,王曼昱随着跟队友交手次数的增多,也在升级自己的战术打法。王曼昱这一年的时间在自我较劲,因为她的抗压能力强喜欢打硬仗。对战外协选手或许能够凭硬实力取胜,对战更加熟悉自己的队友拼硬实力就很难获胜了,需要增加一些战术上的变化。
因为队友的硬实力都不差,在双方基本功都五五开的情况下,王曼昱应该发挥自己前三板的优势,这是其他主力队友所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之前被陈幸同和孙颖莎给零封,就是因为王曼昱坚持跟对手拼近台相持。
王曼昱想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比赛结果更加重要,不然积分很难上去。随着跟队友交手次数的增多她确实有所醒悟,接下来跟孙颖莎的比赛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优势技术,这样才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