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寒潮持续发力!中东部大范围地区速冻继续,而这一波寒潮也全方面进入到了我国南方,不少地区都是“断崖式”降温。当然,在寒潮影响之下,我国雨雪综合情况来说已经减弱了。
那就先给大家说一下,已经出现的雨雪到底如何了?
从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范围的雨雪最强时段,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其中京津冀,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普遍出现了降雪,局部化区域还有大雪、暴雪。这也使得北方不少地区出现了今年冬季初雪。
当然,有些地方可能下了“几波”了,而且降雪也是具有一定的极端化。当然,在12月15日的时候,华北地区的降雪基本上停了,东北还有一部分。而更多的雨雪状态是进入我国南方方向。
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雨雪,可能有些地方已经在下了,还有一部分是在不断转向降雪的过程。
所以,我国南方也开启了降雪的过程,南方雨雪多吗?
随着寒潮的推动,这个降雪状态可能还会好一点。根据我国气候中心的趋势说明来看,预计在12月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可南压至贵州南部和江南北部一带,-10℃线位于黄淮北部至秦岭一带,华北、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达到历史同期极值。
所以,降雪后期在南方的实力还是比较多,除了上面说的的确之外,在四川,贵州等地均会有雨雪的覆盖,只是相对华北来说,没有多大的“竞争力”,所以,南方期待值不要太高,降雪也不是很强。
按照我国气候中心给出的综合性说明来看,预计在17日夜间-19日,南方大部地区将自西向东出现雨雪天气,江淮、江汉有雨夹雪或雪,江南、华南有小雨,局地中雨,这就是基本情况。
很明显,这一波寒潮对于南方来说,就主要是冷的问题,没有其他的问题。而且,冷得时间还会延长一点,除了寒潮之外,还有一股补充性的冷空气从12月18日出发,并且一直持续到12月20日,这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4~8℃,吉林、辽宁局部地区降温10℃以上,所以,新冷空气准备中。
这样说明了,在冷空气的连续影响之下,我国12月下旬前期时段也可以锁定了,要保持寒冷的状态。
我国中期数据已经明确说明了,受强寒潮及补充冷空气影响,除青藏高原和云南等地气温偏高外,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其中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偏低6℃以上,大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寒潮已经跨过长江,还将继续影响我国,这一次只能说,华南都感受到了寒潮的真正实力,从12月15日14时的全国站点高温来看,我国华南的确最高气温还超过了30度,但不要着急。
比如:广东深圳,将出现断崖式的降温,预计在12月16日,直接最高气温仅13度,而最低气温也还会在后面的冷空气影响之下,出现7度左右,这样的转变的确具有“极端化”,所以,不要说不冷,只是还未抵达,这就是寒潮的情况。
而在寒潮影响之下,海洋区域的变化也出现了,“双台风胚胎”生成!今年还有台风?
没错,西北太平洋出现了两个台风胚胎,编码分别为91W,92W。其中91W出现了增强的情况,风速已经提升到了20KT,相当于10m/s。
而92W才出现,保持15KT风速发展,那会不会直接发展出今年的17号台风杰拉华、18号台风艾云尼?
从GFS的模拟情况来看,91W台风胚胎在不断偏西移动之下,有可能在菲近海区域发展起来,但过后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又会减弱,在我国南海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就消失了。所以,依照GFS的数据来看,的确91W有成为台风的概率。
但就算是命名了,也是属于短命台风,而92W看不到发展的迹象。
而EC的数据显示,91W预计在持续偏西移动过程之中,可能难以成为今年的17号台风杰拉华,而对于92W来说,还有可能出现增强,所以,EC、GFS的看法有点不一样,大家先参考。
当然,有没有台风其实对于冬季来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毕竟海洋区域的台风活动,并不会带来什么大影响。
近海区域的海温已经减弱,并且寒潮(冷空气)南下,也会对台风的活动带来大影响,基本上不可能靠近,除非连锁效应。所以,大家看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