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能考入这所大学,工作稳定、体面,半数能进央企

2023-04-06   阿秦明是

原标题:理科生能考入这所大学,工作稳定、体面,半数能进央企

一、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学校设有19个专业,9个书院;开办7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30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0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3个。曾创造了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等“多个新中国第一”,在精准打击、高效毁伤、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为铸成世界一流的强大国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学科评估

北理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其中65%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毕业生多以京、上、广等超一线城市就业为主,到国家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到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等领域就业的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在“宇航”、“制药”、“车辆”等军工领域首屈一指,在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车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机械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专业都是响当当的王牌专业。

重点单位:航空、航天及军工企业、上汽、北汽、广汽、京东方、中兴集团、国家电网、宁德时代、京东、华为、百度等。

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在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是由清华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今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的航空院系。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学科评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最年轻的985院校,是中国航空航天的最高学府,其航空航天工程世界排名第一,是所有喜欢航空航天的考生最理想的求学之地。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5%以上,升学率在70%以上,就业行业信息、科研和制造业占比近70%,就业单位国企、科研单位、教育占比50%。

就业重点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商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华为、百度、腾讯、字节跳动、京东、阿里巴巴等。

三、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是首批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的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哈工大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现有两院院士39人,哈工大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6个。本部以航天类专业为优势,深圳校区以计算机为优势,威海校区以船舶、海洋、汽车为优势。

哈工大参与了探月工程等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 “紫丁香二号”卫星,创下了中国国内高校研发小卫星五战五捷的纪录;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号系列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单位。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

双一流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评估:

A+: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A: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A-:电气工程、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

B+:交通运输工程、物理学、建筑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B:电子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公共管理、设计学

B-:外国语言文学

C+: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C:海洋科学、生物学、科学技术

本科生就业在95%以上,升学率在60以上。进入央企、国企、科研单位的毕业生占比45%左右。就业主要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商飞、华为、中国石油、中国建筑、国家电网等。

四、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海军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以“三海一核” (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为特色。

学校设有17个学院(系、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现有院士8人

中国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中国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的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三体船设计、水面无人艇等技术居中国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是中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中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深海勇士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中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

双一流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科评估:

A+:船舶与海洋工程

A-:控制科学与工程

B+: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B: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B-: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及技术

C+:工商管理

C:土木工程、公共管理

C-: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就业在90%以上,本科升学率在50%以上。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 业(48.14%),本科主要以制造业为主(23.52%),其次是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65%)。重点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信部直属、部队及直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