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法院哑柏法庭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优化诉源治理新举措,念好“融”“会”“贯”“通”四字诀,以点带面、多元联动,将矛盾纠纷化解从末梢管理转向源头治理。
“融”字当头 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这个诉情通报很好,我会让辖区片警加强纠纷的排查化解。”竹峪派出所所长赵领刚对哑柏法庭的诉情通报给予肯定。
今年以来,哑柏法庭结合案件审理情况定期将辖区五个镇66个行政村(社区)的案件数量、案件类型等进行全面梳理,形成诉情通报,报送辖区党委、人大、政府以及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矛盾纠纷的联合化解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哑柏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参加警民联席会,定期向辖区党委、政府通报诉情信息。针对行业监管漏洞,还向辖区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取得良好效果。
“会”字为先 全力提升审判质效
“任何人不能从自己的过错中获益,这种情况应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在业务学习会上,干警为一起不当得利纠纷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各抒己见。
据了解,为提升干警业务能力,哑柏法庭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办案心得、探讨法律问题,同时,法官也承担起了对人民调解进行业务指导的职责,一方面主动加入辖区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微信群,实时开展在线答疑,并结合审判实际,及时发布一些典型案例,供调解员参考学习;另一方面,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法庭在审案件的调解,在实践中提升依法调解的能力。
“贯”字为要 司法为民贯穿始终
“这个案子不建议做鉴定,鉴定费可能比你损失还多,协商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在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相邻权纠纷中,原告对损失申请司法鉴定,承办法官现场勘查发现漏水问题已经解决,于是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为双方当事人算时间账、经济账、感情账,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法庭尝试在判决书后加入执行通知内容,告诫负有给付义务的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裁判将面临的严重后果,避免因采取强制措施而承担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信用危机的做法,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推进执源治理减量增效,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哑柏法庭庭长罗成标说道。近日,哑柏法庭发出首份附带执行通知的民事判决书,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哑柏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紧扣一个“贯”字,运用好调解这个非对抗性纠纷化解方式,应调尽调、能调尽调,不断提高服判息诉率,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字为本 形成通力协作格局
“谢谢你们,这个事困扰了我很久,今天终于解决了。因为我的事,你们来回跑了多次,辛苦了。”5月21日,哑柏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和村委会联动,共同调解一起家事纠纷,这是“1+5+N”联动联调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悉,为拓宽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哑柏法庭在坚持“府院联动”“庭所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辖区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人民调委会等基层组织全面对接,结合实际构建了“1+5+N”解纷网络,“1”即1个人民法庭、“5”即辖区5个镇、“N”即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类解纷组织,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动,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消除于萌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