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发现,独生家庭有三张底牌,晚年可能比多子女家庭过得好
在过去我们总是说“多子多福”,认为老人多养孩子以后晚年不愁没人养老,孩子越多福气也就更多,尽享天伦之乐。
相比之下,独生子女的家庭,不仅父母晚年生活会相对孤独凄凉,孩子也会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帮扶而孤立无援。
可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人到中年发现,独生家庭晚年或许更幸福
小区里有位李大爷,他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过去大家都羡慕李大爷儿女双全,未来就等着享福。
大爷年轻时也曾这样幻想过,直到进入中年以后,孩子们慢慢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各种家庭矛盾也接踵而至。
例如,两个孩子在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大爷和妻子为了孩子们的嫁妆和彩礼而苦恼了许久,之前说好儿子给儿子凑齐新房的首付,然后再准备一半的彩礼。
女儿送一辆车,再加上嫁妆钱。原本夫妻俩都认为这个分配还算是合理,没想到两个孩子私底下却闹了起来,彼此都不满,认为父母就是偏心。
这让父母心里挺不是滋味,耗尽了大半生的积蓄准备的心意,结果两个孩子却像“吸血鬼”,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榨干。
婚后没几年,他们又先后有了孩子,都希望父母能过来帮自己带,但父母们又分身乏术,为了不厚此薄彼,李大爷和老伴干脆直接都回绝了。
谁想到孩子们却说:“你现在不给我带娃,以后别想给你们养老。”
大爷到了中年才幡然醒悟,有儿有女的家庭也未必就幸福,晚年的生活质量还不如自己的棋友,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老两口退休以后,四处游山玩水,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对于独生和多子女家庭,不同的人估计有不同的看法,之前经常听周围的宝妈说,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生一个孩子,以后晚年不孤独。
实际上,很多像李大爷这样的家庭,往往到晚年会发现,可能独生家庭普遍过得比多子女家庭要好。
独生子女家庭晚年底牌更多
1、家庭资源集中,家庭生活质量更好
这应该是独生子女家庭最强而有力的一张底牌。
我们都知道,孩子就相当于“碎钞机”,养育一个孩子的开销有多大,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把所有的家庭资源都集中在一个小孩身上,无论是财力还是金钱,父母都能给孩子能力范围以内最好的,小孩的生活幸福指数可能更高。
而且即使到了孩子们之后结婚生子,需要准备嫁妆、彩礼等,也只需要备上一份,父母的压力会比较小,不必要为了房子、车子而掏光所有,家庭的生活质量往往更高。
而多子女家庭,父母的经济负担会更大一点,如果家庭经济情况尚可倒还好,家境普通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当家里每天为了柴米油盐而斤斤计较的时候,矛盾和冲突也就愈发严重。
2、父母不存在偏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更亲密
另外,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更是不存在偏心,等到父母晚年以后,孩子也成为了父母唯一的依靠,作为彼此在人世间最亲近的人存在,大家互相关心,家庭的幸福指数也许更高。
而多子女家庭的资源往往是需要分摊的,父母平日里为了养活孩子就已经很辛苦,对每个孩子给的关心还可能不一样,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就容易为接下来的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现实生活中,因为父母偏心导致手足关系不合,日后晚年时争吵不断,特别是在养老、隔代育儿、财产分配等问题上,更是成为几大导火索,这些现实问题也尤为影响父母晚年生活质量。
3、晚年虽然会相对孤独,但不用操心太多现实问题
如今的父母不像过去,一辈子完全为子女而活,他们开始慢慢明白。
父母与子女缘分一场,当子女长大以后,父母就要优雅退出孩子的生活,重新寻找自己丢失的幸福。
而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这方面更是想得开,他们的羁绊会相对少一点,等孩子结婚生子以后,他们差不多也已经退休,可以开始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约上好友跳广场舞、上老年大学、和老伴游山玩水等等,年老以后也能去社区养老或者是结伴养老,没有子女的那些烦心事,日子可能反而过得逍遥自在。
但多子女家庭往往是,刚操心完这一个孩子,马上又要为第二个孩子的人生大事而忙碌,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这些现实问题困住了父母想要踏实养老的心,结果晚年的生活过得好像还没有那些独生子女家庭要好。
【最后总结】
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无论是独生还是多子女家庭,要想有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父母可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年轻时多存在一点钱,然后把孩子教育好,做好晚年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