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霹雳舞王陶金轻信“神医”,喝“神水”治病仅8个月丧命

2023-02-26   娱乐鸡翅

原标题:1996年,霹雳舞王陶金轻信“神医”,喝“神水”治病仅8个月丧命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关注”。 容易讨论和共享,带来不同的参与感。 谢谢您的支持。 1997年8月25日,被称为“中国迈克尔杰克逊”的霹雳舞王陶金因病去世,当时国内舞蹈界一片哗然。

1961年出生的陶金当时36岁,是富裕如日中天的人生美好时光。

但是突然的肝内胆管癌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就在人们为陶金之死感到惋惜的时候,医院突然传来惊人的消息——陶金之死另有原因。

原本陶金被诊断出癌症后的那一天,他并没有遵医嘱保守治疗,而是轻信了所谓的“神医”,才过了8个月就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霹雳舞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陶金为什么“英年早逝”呢?

直到经过不懈的舞蹈练习,才在途中“意外”出现了各个时代、各个领域都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人物,而上世纪90年代,陶金在霹雳舞这一领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王者。

在那个社会氛围比较保守的时代,陶金凭借其帅气的脸庞、精湛的舞蹈技巧吸引了众多忠实的粉丝。

但是说到霹雳舞王陶金的成长之路,我想很多人都掉了眼镜。 因为他小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鸡胸”患者。

对于学舞蹈的人来说,体态的先天缺陷绝对是最致命的存在,有些孩子往往因此被拒于舞蹈殿堂之外。

陶金之所以成功,多少是因为命运的捉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每个时代父母的共同愿望,陶金的父母也同样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一天成为天骄之子。

但是,即使陶金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自身存在生理缺陷,他到底是如何走上舞蹈这条路的呢?

因果循环有时讲究有原因后才会有结果,相反也有结果成为原因的情况。

其他孩子都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才被父母送去学舞蹈,陶金被送去学舞蹈是为了纠正他的“鸡胸”,也就是说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丑陋”。

陶金的父母对此事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他们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着通过学习舞蹈来端正儿子的身材。

但是,没想到阴差阳错了。 看似偶然的操作成就了未来的霹雳舞王。

学习舞蹈是一件极其痛苦无聊的事情,对童年的孩子来说,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

这件事交给别人处理,他早就哭着不走了吧。 但是陶金好像骨头里塞满了舞蹈的基因,从来不抱怨艰苦的训练,连一滴眼泪也没掉过。

陶金的父母没有强迫这件事,当初陶金只是大闹一场,他可能已经告别了舞蹈这个行业。 但是陶金坚持了下来,这种坚持不仅改善了他身体上的缺陷,而且使他的舞蹈技术日益提高。

从那以后,陶金放弃了大部分娱乐时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对基本功的精益求精上。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陶金也第一次站在了高考的十字路口。

这次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向北京舞蹈学院报告了。 他会去象征着最好舞蹈艺术的殿堂继续追寻他的舞蹈梦想。

陶金的成长可以说完美地印证了这句话:“谁不知道凌云木,只等凌木开始路的高度。”

刚上大学的陶金第一次体会到了人生的偏差。 身边的同学都是德高望重、才色兼备的“完美青年”,似乎只有他是来自底层的“小镇青年”。

这种身份的巨大差距让陶金有了一定程度的迷恋,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把时间和精力放进了舞蹈室。

汗水是最不会骗人的东西,陶金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舞蹈老师的认可,他也逐渐开始接触大型舞蹈比赛。

事实证明陶金在舞蹈领域有很强的天赋,再加上他永远坚持练习,这让他在比赛中如鱼得水。

那时的陶金就像得了奖一样,老师也越来越珍惜他。

当时的社会氛围不像现在这样开放,陶金跳小舞是传统的,他至今研究的方向也是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对舞者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然而,陶金不仅在古典舞领域获得了极高的造诣,而且加入了许多独特的理解,在舞蹈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陶金的老师对他非常满意,有意培养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一切似乎都走向了大喜的局面。

但是,在这个阶段,陶金越来越神秘,也传来了“舞和优饰演”的说法。

好学生“不工作”。 登春晚证实一切为时过早,“陶金与某著名球探为伍,接下来要进军演艺圈。 陶金老师听到一个传言:“你不用每天都拼命练舞了。”

后来,老师也找到了他。 我希望他能就这件事给出合理的解释。

“陶金,你还年轻,成名的机会将来很多! 老师希望你不要被那些外来的东西打扰,藏着心把舞蹈水平再提高一个档次。 ”

老师热情地劝陶金。 我担心眼前这个城市来的孩子会被利益蒙蔽,陶金的回答突然让他变傻了。

“老师,我没有被外界的东西影响。 我只是想学习霹雳舞。 ”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陶金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 无论是霹雳舞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是无数创造者的心血凝结,应该受到我们的尊敬。

但在社会氛围比较保守的时代,陶金的想法就像“不工作”,得不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听了陶金的话后,老师勃然大怒,当场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虽然不受认可的陶金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办公室,但他想学霹雳舞的信念并没有因此动摇,这种“叛逆小人物”的舞种吸引了他。

霹雳舞当时还没有流入大陆,陶金到底是怎么接触到这种舞蹈的呢?

一天晚上,陶金正恩一个人在舞蹈教室里拼命练习舞蹈。 这时,他的好兄弟轻轻地走了进来,让陶金看看自己怀里的“宝贝”。

那是一段霹雳舞的视频,封面上的男女动作极其前卫大胆,陶金心里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与中国古典舞的端庄典雅相比,霹雳舞显然有着几种不同的颜色,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舞蹈种类。

偏偏陶金对这种反差很感兴趣,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渴望了解霹雳舞。

那天晚上,他不想再练舞蹈了,马上和好兄弟一起租了播放设备,然后进入霹雳舞的世界。

录像带的内容刷新了陶金对舞蹈的认识,舞蹈多么能在地板上跳舞,他们的动作如此酷炫华丽。

“这才是年轻人应该跳的舞蹈”

看了录像带后,陶金的脑海里只剩下这个想法。 这种想法并不意味着他觉得古典舞有什么不好,而是霹雳舞更能体现年轻人的个性和活力,让陶金深深沦陷。

从那以后,陶金就不大想练古典舞了。 他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练习录像带的动作。

他反复看了那盘录像带,把其中的动作分解了好几次,反复不厌其烦地练习。

陶金深深地陷入霹雳舞的世界,直到他的同学发现他的异样,直到他的老师找他谈话。

在此之前,陶金梦想着得到老师的支持。 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了霹雳舞。 但是,老师的话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他只能静静地守护着看似“叛逆无比”的执着。

为了尽量减少影响,陶金每次都选择无人值守的角落进行练习,逐渐有几个同学也积极参与。

学习霹雳舞的队伍长大后,陶金的想法也越来越大胆,他做了舞蹈动作和大家一起练习。

当大家同样练习的时候,陶金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他带着队友们开始在公众面前表演。

这种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舞蹈,一下子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帅气的陶金也成了很多年轻人模仿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越来越快,霹雳舞也正式在国内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陶金和他的霹雳舞团队在国内火了起来后,一位电影编剧直接找到了他,表示要把他的故事搬上荧幕。

陶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宣传霹雳舞的绝佳机会,双方很快拍下了板子。

1988年,电影《摇滚青年》问世,一上线就受到大众的欢迎。

电影的主人公陶金也很快火了起来,他和他的霹雳舞也进入千家万户,“霹雳舞王”的称呼也应运而生。

在随后的1989年春晚,观众惊讶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次陶金带着他的霹雳舞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这证明了当初陶金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并不是“不工作”,只是把自己的努力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久病不听好话,相信“庸医”而死黄泉后,陶金事业一帆风顺,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

但是,人不是机器。 每天的高强度工作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不久,陶金的身体向他发出了危险的信号。

表演后,陶金总是身体不舒服,有时会搔心弄痛。 妻子知道后马上带他去医院检查。

虽然不知道,但一调查,夫妻心里就有了声音,陶金得了肝内胆管癌。 更糟糕的是,发现陶金这种病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期。

对此,医生表示:“虽然我没有信心这个病现在可以完全治好,但是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恶化。”

这句话瞬间让夫妇的心陷入了谷底。 陶金更像是心死了,他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那时陶金的精神状态很差,他放不下心爱的舞蹈事业,放不下湿漉漉的妻子。

短暂的绝望之后,陶金觉得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自己寻找一切可能治愈的方法。

所谓“病急乱投医”,陶金和妻子不听从医生的建议,四处寻找所谓的“神医”。

后来,他们听从了一位朋友的建议,去新疆找了一位叫胡万林的医生。

据说此人专门治疗疑难病,为此陶金拖着病体千里赶赴新疆,这也间接加重了他的病情。

夫妻俩好不容易到新疆,陶金的身体太虚弱了,他们也没想就接受了“神医”胡万林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是喝他特制的“神水”,所有致病因素都会排出体外,届时自然入药祛病。

相信科学的人都不会认同这个治疗方案,但陶金和妻子当时已经失去理智,陶金也很快平服了所谓的“神水”。

这“神水”自然一文不值。 第一次喝了之后,陶金确实感觉恢复了一些状态,但很快他的身体再次衰弱,这次疼痛比以前强烈得多。

对此,“神医”胡万林解释说,这是病毒遭遇“神水”后抵抗产生的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

这番荒谬的言论被认为是胡万林自己不相信的,陶金依然相信这一点,直到他晕倒被送进医院才痛不欲生。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陶金病情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加快了癌细胞的扩散速度。

更奇怪的是,陶金的肝脏和胃肠受到严重损伤,之前负责治疗的医生感到困惑。

在医生的追问下,陶金的妻子说出了两人要找“神医”的事实,并拿出了陶金一直以来服用的“神水”。

医生赶紧检测“神水”成分,发现其中芒硝含量已经超过正常指标几十倍。

这不是在喝“神水”,显然是在喝“毒”。

正常剂量的芒硝,确实有一定的清热消肿的功效,但大量服用会导致人体大面积脱水,不能缓解陶金的病情。

而且他的身体本来就很脆弱,“神医”胡万林的做法无疑在残害他,但当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1997年8月25日,服用所谓“神水”8个月后,陶金因病情恶化永远离开了人世。

如果他得到正规的治疗,一切都可能有转机,但轻信“神医”,一切就无可挽回了。

把一生献给舞蹈的陶金,在他36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庸医”胡万林后来受到法律严惩,但再也回不了陶金的生命。

他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英俊帅气的舞蹈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永远活在那些人的脑海里。

陶金的妻子也不忘继承和发扬他未完成的舞蹈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他的舞蹈。

现在的霹雳舞已经成为国际赛场的重要项目,陶金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吧。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些无奈和曲折。 陶金的结局很遗憾,但我们应该多看看他对理想的执着和坚持。

此外,我们必须始终相信科学。 不要轻信“弯曲的道路”。 你必须理智地对待你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疾病。 这样,你就可以稳定生活,坚持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