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刊总第3417期
经过2019年到2021年的前期积累、2022年的爆发式增长,微短剧在2023年迎来“淘沙见金”的新阶段。从爆发回归理性,微短剧还是门“好生意”吗?如何做好微短剧这门好生意?
2023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淘沙见金——微短剧的理性思考与机遇”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主办,首制协网生内容创新委员会承办,烹小鲜、导演帮协办。微短剧圆桌论坛环节—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快手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总经理马迪,好有本领总经理曾明辉,国韵文化科技董事长任晓锋,星耀光影出品人、总制片人畅乐,首制协网新委秘书长、百思传媒创始人岳云飞将齐聚一堂,旨在探讨微短剧内容行业的市场现状、创作方法、发展与未来。
爱奇艺李莉:微短剧要有稀缺性,
创作者需要保持理性
在论坛上,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表示,“对于爱奇艺来说,我们目前探索出了一条道路是,我们平台的微短剧一定是 长剧做不了的,这样用户才能认可。”
短剧创作者在和爱奇艺合作不能够按照爱奇艺长剧的逻辑合作短剧,并且创作者还需要保持理性,李莉分析市场现状称:“微短剧在去年发展得非常迅速,而且随着很多项目爆款、高票房出来以后,太多的制作方想涌入这个赛道。但是涌入这个赛道之前还没有摸准怎么做,什么样子的内容用户是喜欢的,还没有研究就开始进入了,快速上马、快速制作,拍出来的内容就积压掉了。虽然现在各个平台已经上线了很多微短剧,但是还有大批量的内容已经做完了还在待着没有上。”
李莉同时强调了细分赛道的重要性,“用户可以消费的内容、场景非常多,怎么样在微短剧这个题材下,让他的停留时间更长,需要我们在细分赛道上去研究。”谈及具体的合作模式,李莉分享称 付费合作的微短剧最短是10分钟,全片时长120分钟以上。
爱奇艺对于短剧合作的规则分为两部分,第一,开放1.2亿的会员给到所有的内容商,爱奇艺会分账给基础的用户观影市场。第二,爱奇艺的倾斜还是流向精品化的内容。“我们为什么提多元化、创新,是我们要创作更多的用户喜欢的内容,让他产生实际消费,只有产生实际消费才能反哺合作方。”
快手于轲:2023年要做付费内容,
补齐青春、校园等短板
2023年,快手对于微短剧的部署,快手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提出了两点,“站在平台的角度,平台的商业化模式上需要做到免费和付费的兼顾,我们非常明确今年要做付费的内容,我们也致力于在快手有相对应的会员体系,能够把更多优质内容笼进来,大家一起做这个事。第二,内容上,短剧的女性用户快手比较多,像古风、甜宠、都市情感是我们特别擅长的。我们的短板在 青春、校园,我的长板要做好,短板要补齐。”
内容品质多样化是新生的内容型产物必经阶段,于轲站在平台和用户的角度来分析,“平台有责任和使命、义务,你不能老给用户喂同样的东西,要在现有的基础前提下不断创新。我举自己的例子,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快手做了很多大量的新内容,我们做的《仁心》是第一个医疗题材的短剧,和十二生肖做的《胡同》是第一个偏年代感的短剧,讲的是奥运期间北京胡同小伙子和他媳妇的爱情的故事,有点像年轻版的贫嘴张大民的感觉。平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圈探索尝试的前提下,偶尔也会拿到不错的反馈和效果,我也鼓励大家做这个事。第二点,平台的内容还是基于大家的内容供给,所以我们在新的内容赛道上也会有流量、政策、资源的倾斜。第三点,可能我们此时此刻都在焦虑内容品类多样化的问题,但真正的用户不太会看中这个事,多样化的问题大家不用太焦虑。”
此外,于轲特意在论坛上强调创作者不要自嗨,“我和我的团队这样说,以前做的内容是2B生意,平台和制作方搞定了,我们屋里五个人说完了以后就做了。但在互联网平台,我们会实时看用户的反馈,得站在用户的视角看用户需要看什么多样化的东西,而不是自嗨。”
对于微短剧未来的合作模式,于轲表示会对中小影视公司敞开更大的怀抱。其次,在整个项目的迭代升级上,会把营销的事情加进去,开始做调研。具体落实在项目上,在微短剧未来的合作模式上会有现金、资源、流量的支持。于轲称快手将会有两个加法,“我们会持续增加商业化的投入,通过平台招商,分给内容供给方,以及还会有所坚持,坚持分账不变。微短剧是英雄不问出处,你的出身不决定你做好的内容,分账就是检验市场反馈最好的标准。这是我们坚持不变的,基于这两个方向。数量上我们会比以前有20%-30%的增长。”
国韵文化任晓峰:微短剧分为三种类型,
小程序短剧付费日活超千万
在春推会论坛上,国韵文化科技董事长任晓峰将微短剧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爱优腾芒为代表的推出的10分钟左右微短剧,它的内容制作模式和商业模式比较清晰,内容制作模式虽然和长剧不同,但还是秉承很多长剧的特点,如主线结构,故事构造,人设等等,剧情性非常强。商业模式脱胎于我们视频平台的拉新,会员拉新和广告分成。第二种典例是快手的星芒剧场,《东栏雪》是非常棒的剧,依托于短视频平台宏大的日活,通过大数据筛选出来的,第三是小程序短剧,小程序短剧的付费日活超过1000万,这是非常可怕的数据,而且盈利模式也非常简单。我们可以说它的观众,是用户投出来的。所以刚才说到长、中、短的结合,在短剧中已经形成了三个大的类别了。今年是两个赛道,2B的赛道继续和优质视频平台合作,另一方面扩展2C的赛道,主要在小程序、短剧两个方面发力。2B和2C端的不同内容会导致我们创作模式、剧情模式的不同。”
任晓锋称国韵文化科技已经完成五部微短剧的创作,200万到400万体量的投资,每部时长200-460分钟左右。他认为,“A级长剧的制作水准,现在有望降到7000块钱每分钟,我们刚刚完成了古装剧的拍摄,用了平台S+级别的美术和他们的场景,这次出来的后期决算发现,还是令我很高兴的一点,单分钟成本已经降到8000块钱以内。也就是说在保障精品剧前提下,短剧还是要强调性价比,强调我们制作上的有机磨合。
经过多番深度探讨,论坛上各位嘉宾都十分明确地指出现阶段的内容创作方向和合作方向。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总经理马迪指出短剧内容一定要满足用户的 高密度情绪需求,引发用户的共情,从用户出发、回归内容本身,刻意追求创新反而可能走偏。第二,精品化卷的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制作费用,创作团队应该在有限的制作经费里提高内容的质量。和优质制作团队绑定,形成长期稳定的供给关系,是高效且有用的手段。创新差异题材则是咕咕工作室在内容创作和选择上一贯不可动摇的准则。此外,好有本领总经理也指出,精品化是好有本领最核心的生存策略。“我们使用专业的演员来进行剧本的表演,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效果。我的确感受到精品化对于传统短视频用户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娱乐体验和观看体验,这会坚定我们这个公司在短剧领域的策略。”
论坛在最后,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海润影视董事长刘燕铭,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驻会副会长、首制协网生内容创新委员会主任张平,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副会长李鹏,为各位网新委专家及副主任委员颁布聘任书。在2023年,是微短剧市场淘沙见金的一年,回归理性潜心创作,助力微短剧行业精品化、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是影视从业者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