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寒露”诗海拾贝|| 中楹联野草诗社第八院

2022-10-10   我心飞翔888

原标题:壬寅“寒露”诗海拾贝|| 中楹联野草诗社第八院

刊头题字由著名书法家徐跃老师题

编者话: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秋渐行渐远,寒露至。诗曰:“一寸寒意一尺凉,一帘冷风一树黄。露深霜起秋色重,丹枫倾城雁风翔。”这时候,雨水渐少,昼热夜凉。“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秋深处,人未央。世间沧桑,枯草暗藏。秋深秋凉秋意浓,寄情愁思千万重。倚栏望秋,卧窗听雨,几多思绪,才下眉梢,却上心头。

那一片片的落叶,写满了岁月的风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多少诗意的情怀便如一阙秋水,在季节深处缓缓流淌。

拾一片落叶,写满心中的寄语,愿一切美好,愿岁月丰盈,不染尘埃,不变初心。

携一份问候,借凝露乘风,遥寄给经年在乎的人,时光如流,转眼又一秋,愿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渔阳研修院的诗家们,心怀家国,笔下纳乾坤,在“寒露”时节,都赋予了那些别样的情怀,现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中楹联野草诗社第八院

编委会

2022-10-8日

题寒露

天津 王文荣

荷萎草衰,正菊黄描素景;

风凉天冷,喜棉白暖愁心。

寒露

王文荣(天津)

枫红竹翠呈秋美,气爽风清种麦忙。

雁叫声声知冷意,菊花朵朵溢馨香。

秋风清·寒露

王文荣(天津)

凌清霜,寒菊黄。

眺一字南徙,高天飞雁行。

丰年登稔铺金景,季秋种麦农时忙。

壬寅“寒露”有寄

徐首翔 (天津)

时光绕指柔,诗海泛轻舟。

窗外梧桐老,床前烛火幽。

寒声来卷里,露影挂枝头。

望断南飞雁,天凉好个秋。

寒露院景即兴

李秀廷(山西)

菊寒香露立,白菜意幽兴。

尤叹冬瓜老,贪心不舍藤。

寒露

朱立华(北京)

气候爽移寒,凝结碧露团。

黄菊花吐艳,鸿雁队迁南。

云淡风轻日,枫红叶覆山。

农植时稼麦,金玉兆丰年。

寒露

李彦蓉(河北)

落叶凝霜夜渐长,秋深气爽露微凉。

一行大雁无踪影,唯见疏篱菊泛香。

寒露

李彦蓉(河北)

一场秋雨一场凉,满院金花满院香。

红叶临风红叶老,白霜凝露露凝霜。

寒露

王爱君(河北)

秋老凝寒露,更深冷气生。

金秋堪入画,又见稻粮丰。

壬寅寒露抒怀

刘雪聪(浙江)

一阙秋光影自留,风吹桂菊两相酬。

庭前寒露三分白,任我题诗任我游。

寒露吟怀

靳泉涛(河北)

黄华渐老暮增寒,枫火燃天朔野残。

月入山窗愁夜永,明朝风定眼边宽。

临江仙 • 寒露吟

丁心雨(天津)

坐对黄昏寒露里,听琴谁弄欢娱。

想来雁信一行书。

况今羁旅事,游子恐长途。

望远片云生缱绻,月衔红叶枝涂。

相思休问亦如初。

元知秋去后,谢却菊花无。

咏寒露

徐淑芳

寒露吹来裹冷流,枫红传报庆丰收。

未闻砺砺刃光烁,且看隆隆唱沃畴。

几许耕耘萦喜悦,千般浪漫展歌喉。

三春播种汗挥洒,十月还家玉隐楼。

气温骤降感题

王存白(山西)

朔吹温气皱,一日跌三阶。

近岭枫红出,浓霜禾绿埋。

专欺宵敞牗,径入梦幽怀。

暑过寒将至,示知生有涯。

寒露(新韵)

韩勇(河北)

昨宵寒露晚香凝,今晓浮云宿雾隆。

犹喜夕阳南旅雁,遥闻秋雨夜鸣蛩。

荷残草老菊华灿,柳痩花稀枫叶红。

岁月匆匆流似水,待梅抱雪笑西风。

寒露

姚伟(山西)

白云红叶露凝霜,翠减橙增菊正黄。

如画山川谁绘就?秋风冷雨化浓妆。

壬寅年寒露

陶和平(湖南)

冻雨微风旷野凉,眼前晓雾笼清霜。

残荷寂寞山塘冷,枫叶昂然峻岭芳。

云涌千层波壮阔,枝摇万树韵悠扬。

金秋时节如虹彩,无限相思伴锦章。

寒露寄语

徐林(安徽芜湖)

寒露秋高时,层林红叶诗。

雁去天南地,报晓闻雏鸡。

花落无声息,风凄有劲枝。

河山岁月好,夕阳壮琼池。

寒露

伍权支(湖南)

红消翠瘦露生时,帘外莺声拂柳枝。

北雁衔云飞一字,东篱把盏赋千诗。

菊黄崇岭青山老,枫赤晴川白鹭痴。

莫叹西风无爱意,秋深何只叶先知。

壬寅寒露有思

杨振兴(河北)

时将寒露至,勿怪气温低。

雁阵方归路,蛩声渐入泥。

晚收当立马,秋种早开犁。

可恨新冠复,谁堪老病稽。

寒露抒怀

徐道起(天津)

秋暮风高菊傲霜,南归徙雁早成行。

枫林待老丹红色,柳径堪垂露白长。

近览城乡多锦绣,遥观宇内少笙簧。

神州最是安全处,禹甸当知属地祥。

寒露

陈细彬(湖南)

也作仙姑踏浪来,芙蓉遍地荡云开。

秋分着意携将去,寒露凝霜扑画台。

寒露

阎玉彩 (河北)

天涯海角淡云烟,大地清凉见瘦颜。

露似珠玑黄野缀,深秋谱韵满诗笺。

鹧鸪天.寒露

赵厚礼(天津)

瑟瑟秋风至眼前,百花凋落菊花妍。

柳枝静待天飘絮,鸿雁纷飞南续缘。

田渐净,地正干,大葱稻谷即装船。

自从销购连成网,不畏寒流无助天。

寒露吟

赵厚礼(天津)

时光近暮秋,高淡白云流。

晨露生凉意,田园闪亮眸。

弯弯禾穗实,绿绿菜蔬优。

一片丰登景,农家喜事筹。

寒露

夏可池(湖南)

漫步庭园瘦影长,月光如水荡清凉。

婆娑树影叠青绿,敞亮楼灯泛淡黄。

南国禾收宜放鸭,北方雪下应圈羊。

催肥六畜酬新酒,待到冬闲好举觞。

寒露

魏连栋(河北)

天寒夜渐长,晨露欲凝霜。

田垄收秋尽,湖滨育蟹忙。

萌萌冬小麦,寂寂夏荷塘。

室内春犹盛,繁花意未央。

寒露

孙献文(湖南)

一扫暑天风始寒,芬芳金桂绽河滩。

莫愁花落艳容少,指日芸窗君子兰。

壬寅寒露

夏可池(湖南)

今年暑气久难消,地燥天干苦旱苗。

寒露初迎温度变,空中忽见雨丝飘。

欣闻野老称凉爽,喜看蔫花显美娇。

躲在房中人尽出,轻松娱悦自逍遥。

寒露

刘可夫(湖南)

寂寞枯荷倦水乡,飘飞枫叶影悲凉。

南归大雁无消息,菊桂西园恋柳郎。

寒露闲吟

李志明(河北)

山村秋雨后,寒露晚风迟。

丛桂香犹惜,残荷绿已垂。

欲寻茅苇地,还待夕阳时。

景色幽无限,闲游己有期。

寒露时节

黄兴无(江西)

久旱唯期雨放凉,深秋始见桂飘香。

倾国大庆驱寒意,举世清欢寄玉浆。

寒露吟

徐林(安徽芜湖)

登高周未满,夜露凝薄霜。

南山青竹翠,东篱金菊黄。

冷风戏衰叶,细雨润旱塘。

思随鸿雁远,温酒半御寒。

壬寅寒露

徐盈

寒露一来风变凉,深秋百易雾为霜。

群峰染翠尤坚劲,大地披银胜郁苍。

莫道冬临千里雪,静观春到九天芳。

雨蒙莽莽氤氲透,烟锁潇潇正气扬。

寒露

张鹏(山西)

重阳已过近深秋,骤降寒天总自愁。

最美心情沉谷底,无端烦绪变中游。

百花凋谢西风冷,孤菊芬芳密雨稠。

败叶枯枝霜骨在,生机万象待从头。

寒露

翟广文(河北)

菊蕊倾香推碧浪,葵花抱日染金田。

枫红探得寒将至,聚火含丹暖地天。

寒露纳庆

何自新(湖南石门)

岁至寒来九月天,农家取暖冒囱烟。

砂锅满炖康身菜,碗酒狂欢庆硕年。

寒露漫兴

张俊国(山西)

玉露枫红甘雨霖,菊花遍野俱消魂。

天南地北亘今古,诚信守时鸿雁君。

寒露

卢名通(河北沧州)

天高云淡气清凉,衰草珠玑兰叶光。

散入秋溪濯日月,待迊冰雪孕春芳。

寒露吟

王凤刚(天津)

节后晚来秋,天晴晒地头。

增衣机割稻,播麦电犁畴。

雁字排空去,黄花放蕊收。

天寒凝露水,室内暖阳悠。

寒露吟

匡达暄(江西)

秋窗夜半骤轻寒,犹抱罗衾漏已残。

梦醒巢檐归燕去,空留落寞倚风栏。

寒露抒怀

任洪业(辽宁)

秋暮风高露已寒,忽瞻放眼倚亭阑。

徐徐旭日升云碧,缓缓朝霞卷岫丹。

雁旅长空情壮阔,枫摇赤树韵悠宽。

斑斓且喜银珠缀,快乐丰年赋锦篇。

寒露二首

孙金玉(河北)

一、变脸(押平韵)

前天还似夏,昨日恰秋天。

今当进寒露,清风彻骨钻。

二、保健(押仄韵)

晨夕候不同,冷热衣着变。

心神纳呴愉,体魄赢康健。

寒露

孙金玉

前天似夏炎,昨日恰秋婵。

寒露当节进,疾风透骨钻。

面临虽有异,体感应无间。

身板盈康阜,心神溢悦欢。

鹧鸪天·壬寅寒露吟

张永成(鄂尔多斯)

草色凄凄千里黄,深秋露重冷凝霜。

新冠肆虐青城急,永夜安平天使忙。

期静好,愿宁康。山山水水尽和祥。

今宵可许无寒意,梦入东篱吻菊香。

徐跃老师为诗友书写

本期审稿:徐守祥 王一英

组稿:靳泉涛 李彦蓉 王春艳

导语:徐守祥

编辑制作:朱立华

图片来自于/诗友提供和网络

音乐来自网络/寒露节气歌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