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八天收获累累硕果,圆满落幕期待再相聚

2023-07-19     种疏汽车

原标题:北影节八天收获累累硕果,圆满落幕期待再相聚

300多部中外佳片展映,330.89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签约金额,高峰论坛的前沿理念……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成功地履践了“十年之约”,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率先吹响了中国电影复兴的号角,为人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电影盛会。

当北京遇上电影节;当影迷与心爱的电影相逢;当电影人并入了中国蓬勃发展的轨道,北京国际电影节抓住契机,扬帆起航,不仅成为全世界电影大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全世界电影爱好者心目中的观影圣地,展现出全国影视高地的强大影响力与号召力。

特别节目再相聚:怀着梦想再出发

随着关晓彤、许魏洲、张雪迎、熊梓淇、伊丽媛用美妙的歌声唱响电影《绿野仙踪》的插曲《飞越彩虹》,“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节目——再相聚”也精彩开启。节目分《再相聚相聚挚爱》《再相聚相聚2020》《再相聚相聚未来》三个段落,既勾连起中国电影人勇于“圆梦”的情怀,又记录了第十届北影节突破奋进的姿态,展望了中国电影蓬勃向上的未来。

演员郑恺作为“畅想者”率先登场,发表了他对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畅想语:“与其说2020年,我们不断见证历史,不如说我们每一天都在体会生命的微小与博大,信任的温度与广度......包括,电影。随着那束光源的亮起,生活也会破解暗淡。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光,点亮了我们的所在。相聚,依然需要保持距离,但你我有知,那其中关于电影的记忆,将我们紧紧相连在一起。”

在第一组“再相聚”——“时光影院”环节中,柏林影后咏梅、著名演员小陶虹与观众们相聚在影院场景中,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谈论电影中的喜怒哀乐,倾诉自己对于电影地久天长的挚爱;作为电影人,咏梅和小陶虹特别向观众致以敬意,称他们是看不见的朋友;也向电影院的放映员、运营人员、保洁人员、消毒人员、检票员、售货员致敬,他们都是为了电影而无私地付出爱的人。

在第二组“再相聚”——“围炉对话”环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和导演唐季礼、陆川来到了“会客厅”,谈到了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电影人带来的冲击。

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导演程腾、李炜则表示,希望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让国风动画重返巅峰。

电影《一点就到家》的导演许宏宇说:“《一点就到家》中的年轻人像每一个奋斗的你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启动式和两场特别节目展现电影人情怀

而北京国际电影节两场特别节目“梦圆奋进”和“再相聚”则精彩纷呈,构思巧妙,就像是电影人写给电影的情书,温馨感人,余韵犹存。不仅讲述了电影人在创作方面的思考与坚守,还表达了电影人对电影行业日益回暖、再度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用“再相聚”的美好意向畅想中国电影的希望。

“启动式”及“梦圆奋进”特别节目在北京卫视播出后,收视成绩优异,分别位列省级卫视全国35城排名第五位、第六位。

此外,组委会打造的“十年拾光”照片展、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合举办十周年特展等主题活动,以感恩之心、自省之心、发展之心,回顾北影节与中国电影、北京城市、影迷群众的相互依存,回顾十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辉煌历程,见证了北影节十年耕耘的成果。

北京展映,露天电影成情怀载体

“北京展映”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对于影迷来说,“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是每一年的殷切期待。

今年的“北京展映”首次打通线上、电视、影院、露天4个展映渠道。露天展映,24部中外经典老片、优质新片,让城市民众重温临风而来的电影情怀;公益放映500场,覆盖怀柔区16个乡镇街道。

影院展映板块,全市19家影院放映,100部影片,400场次的光影饕餮令影迷们深感幸福。全球超过100个城市的网友云打卡观看北影节片单电影,轻巧互动助推北影节在年轻受众中广泛传播。

电视展映则在北京卫视、BTV影视和BTV青年三个频道,循环播放20部中外优秀影片。这既是10部国外影片首次在国内电视台播放,也是北影节首次开拓电视端展映渠道。

看电影是最“浪漫的事”,此次组委会设置的“露天放映”单元在北京中间影院、南锣书店、枫花园汽车影院、合景摩方(北京)购物中心火热展映了八天。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露天电影在我国逐渐流行,时至今日,它早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观影形式,而是几代人的记忆缩影和情怀载体。借北京国际电影节之机,影迷们在清凉的夜风中欣赏《找乐》《洗澡》《温蒂妮》《我们是X》等国内外优质佳作,给夏日的夜晚增添了许多欢乐。

大师班为电影产业注入力量

除了李安之外,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还邀请了中国香港导演关锦鹏、奥地利导演杰茜卡豪丝娜、美国电影协会(MPA)成员公司的资深电影人艾秋兴与人们分享他们最真实的职业历程和最宝贵的人生经验,并通过多种播出渠道传递给影迷们。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坚持高端定位,广邀名家大师来京论道,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出谋划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不只是智识与经验的交流,更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的传递,它将智慧、勇气、决心与坚韧注入整个电影产业。

高端论坛成为电影行业风向标

“十年如影——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主题论坛”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中磊兴奋地宣布,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纪录是由中国电影诞生的,可见中国电影人韧性十足,在迅速恢复。而陈思诚所说的“作为电影人,应该更宏观地去思考疫情给整个人类带来的改变”和陆川导演“希望把内心的感受都反哺到创作中去”的话语,也让人感受到,中国电影人的不惧困境、不负韶华。

“5G时代,电影的发展与变革”论坛上,嘉宾们达成共识,提出在5G时代,电影人要深入分析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对电影科技的新需求、新兴的视听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学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应用经验,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使5G技术助力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上,《狮子王》导演罗伯明可夫说:“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一个结识新朋友,重新见到老朋友的绝佳机会,任何疫情或者说其它的困难都不会阻碍我们之间真诚的友谊和共同的人性。”

此外,“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艺术电影论坛”“国际电影学术论坛”“未来影像发展高峰论坛”也是直击当下热点话题,嘉宾们妙语频出,答疑解惑,北影节已经成为电影行业的观察者和风向标,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分享新知的交流平台。

北京市场硕果累累,签约再创新高

在行业对话单元,北影节首次在怀柔精品民宿举办北京市场行业对话,聚焦“中国青年导演崛起之路”等热点话题,为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勇于破界,升级打造“电影+”

其中,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举办的游戏动漫电影单元行业论坛和首届“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展”赛事板块活动展现了影视与电竞成功破圈的巨大魅力。

而“科技单元”以“电影,点亮科学之梦”为主题,通过线上展映、科普直播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电影科技发展。

广受赞誉,北影节成媒体流量担当

助推中国电影新高潮

随着中国电影与国际的接轨与融入,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盛事的一部分,为电影人架设“国际网络”,推动中国电影的“新高潮”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电影之城,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的。中国电影从这里生根,枝繁叶茂、繁衍不息,与这座城市结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缘。

十年来,北京国际电影节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宣传推广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确立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业界的话语权,引领全球电影格局新一轮的发展,使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电影前沿、电影产业和电影科技的发展风向标。

陆川、陈思诚、文牧野等导演在北影节上表示,北京是一个能够激发导演创作的城市,作为中国影视高地,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有着独特优势,未来,北京国际电影节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电影节品牌。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也将沿着北京电影产业的发展触角逐渐延伸、交织、牵连,在这个古老都市的城池街巷间铺设出一条条通往奇幻梦境的轨道,让人们在转过某个寻常的街角,即刻便能与美丽的电影光影共同携手徜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54edf540787e4d31395bdaeb05daa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