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送来2枣1梨,刘伯温看到后,为何立刻告老还乡,有何深意?

2023-11-18     郝杰

原标题:马皇后送来2枣1梨,刘伯温看到后,为何立刻告老还乡,有何深意?

说到战场厮杀,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单手上马、威风凛凛、杀人如麻的大将军,其实有一个人就算身不在战场但心犹在,那就是军师。

作为将军以及前线士兵的头脑,即使军师不会武功,但依旧需要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兵法,使出强有力的攻心计。

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卧龙先生诸葛亮一直是军师之最,其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更胜一筹,刘伯温陪伴朱元璋从普通将士走上了九五至尊之位,一路上为朱元璋献上无数良计。

可以说,他是朱元璋皇位路上最大的帮手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位帮手却没有在朱元璋身边留到最后。当年,马皇后送来了两个枣还有一个梨,刘伯温长叹一声后便立马向朱元璋告老还乡。

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深层含义,马皇后为什么要送两个枣一个梨?它们又代表了什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天生神童,学啥都会

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作为千千万万个士兵中的神,刘伯温从小就展现了自己不俗的记忆力。

刘伯温出生在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就连《洞天福地记》中都记载道:“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刘伯温自然也受到了熏陶,在父亲的教诲下,刘伯温十二岁的时候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同村的百姓们说到刘伯温时更是称其为神童,不少比他还大的读书人都会来向刘伯温讨教。

十四岁时刘伯温到府学读书,别人读了百遍都不理解的书,它只要读两遍就能理解,甚至还能够一字不拉地背下来,堪称“学神”,就连老师都称赞道刘伯温“假以时日,必将成事”。

十八岁时,刘伯温拜师郑复初,在拜师学艺的这段时间里,刘伯温博览群书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可谓是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什么事儿都知道。

也正是因为刘伯温少年时期敏而好学,才为将来成为军师打下了基础。在成为朱元璋的军师之前,刘伯温在元朝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务,但却两任两辞。

因为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仗义执言,触及到不少人的利益,所以不少贪官污吏、地方豪绅便合起伙来陷害他,让他在官场寸步难行、无法得到重用。

尤其是在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时,元朝官员竟然授予官职给盗贼,这让刘伯温大开眼界。通过此次事件,刘伯温深刻地意识到了元朝朝廷的腐败与昏庸。

于是,他一怒之下选择辞官,心灰意冷的刘伯温选择避世而居,直至多年后朱元璋的出现,刘伯温才从青田的家中出来,帮助朱皇帝打天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不过,胸有大义如刘伯温并未像诸葛亮一般要求朱元璋三顾茅庐,相反他在看出朱元璋有治世之才后,选择主动投诚朱元璋,唯愿朱元璋能够荣登大宝,造福天下黎明苍生。

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是以礼相待,委任刘伯温为谋士,一时之间君臣和睦、齐心抗元。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逐个击破了陈友谅、张士诚等较大的势力。

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朱元璋招揽了不少民心民意,可以说要是没有刘伯温,朱元璋未必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登基后,朱元璋也十分倚重刘伯温。

他授予刘伯温诚意伯的称号,并兼任御史中丞和太史令两职,事事都会征询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深知朱元璋草莽出生,性格冲动,杀伐果决,一直劝诫朱元璋遇事需冷静、一定要树立起宽厚仁德的帝王形象。

两人在政事上一个冷静一个冲动,但又十分和谐,可谓是相辅相成。天下大旱时,刘伯温要求朱元璋下罪己诏,朱元璋二话不说就下罪己诏谴责自己。

冤案堆积时,刘伯温说要重审旧案,为死去的良士含冤昭雪时,朱元璋让刘伯温放手去做。实施斩刑时,刘伯温让朱元璋停止行刑等待三天时间,朱元璋更是收回诏书,安心等待。

可惜的是,人心都是会变的,这样一位曾经视刘伯温为“吾之子房”的帝王,终究还是变了,变得连刘伯温都不认识他了,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一向正直公平的刘伯温,在明朝的官场上依旧秉承着,秉公执法的优良传统,但奈何官场上总有那么几个臭虫,左丞相李善长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因为刘伯温没有救自己的侄子,李善长而记恨上了刘伯温。于是,他总是在朱元璋的耳边打刘伯温的小报告,甚至还有意无意地挑拨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关系。

正所谓“帝王多疑”,李善长的这些鬼话,朱元璋真的听进去了,刘伯温察觉到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变化,便打算辞官修养,但是他不敢离开京城。

因为他知道依照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只有自己安安份份的呆在京城,朱元璋才会放心。可是,刘伯温没有想到,辞官后的他竟然还能够收到马皇后的礼物。

不过,这礼物实在是过于寒酸,只有两个枣和一个梨。看着这两个枣和一个梨,刘伯温在书房坐了整整一夜,他知道为人宽厚的马皇后不会害自己。

身为朱元璋的枕边人,也是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极得朱元璋的敬重与爱戴,同时也是最了解朱元璋想法的一个人,送来这“枣枣梨”,怕是想要告诉自己朱元璋已对自己起了杀心。

奈何,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她不能直接说,只能借用这两枣一梨来劝诫自己早早离去罢了。第二日一大早,刘伯温便在随从的搀扶下进宫了,他向朱元璋表明自己感觉大限将至,想要告老还乡、落叶归根。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便答应了,但是当刘伯温回到老家没多久,新任宰相胡惟庸便带着御医追了过来,声称为朝中老人看病。面对如此皇恩,刘伯温不得不从,只得苦笑着任由御医把脉施诊。

然而,这病越治越重,两个月后刘伯温便撒手人寰了。至此,一代神机妙算的肱骨大臣,就此退出了明朝的历史舞台,不知是刘伯温害了他,还是朱元璋借刘伯温之手害了他。

刘伯温如此仓促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马皇后的“枣枣梨”,终究还是没有逃过朱元璋的“御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53eeb5da43496caf1812cea1c4404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