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印军战斗力高的秘密:每师辖3个炮兵营,每师有火炮378门

2023-12-08     康康历史

原标题:驻印军战斗力高的秘密:每师辖3个炮兵营,每师有火炮378门

至1945年以前,驻印军的综合作战能力是国内各系部队中最高的,即便是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很难比得上这支部队。在东南亚作战的时间里,驻印军的行动可谓是摧枯拉朽。在正面作战中,甚至具备了与日军师团一级编制武装硬杠的能力。而该部队战斗力高的秘密,自然也离不开它“全美械”武装的加持。在驻印军的师一级的部队中,全师共编制兵力1.5万人左右,全师有1个榴弹炮营和2个山炮营。如果算上火箭筒,战防炮等火力的话,全师共有火炮378门。这在当时,是相当奢华的配置了。

由于美械补充的数量非常少,国内对美械的分类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全美械,这只出现在驻印军中。全美械从步枪到火炮,都是美制,同时后勤和军饷都是由英美直接负责,所以兵员伙食和待遇非常好,战斗力非常高。在战斗时,英美后勤部门直接负责为他们提供支援,所以在战斗中,驻印军近战有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营连火力支援有迫击炮和战防炮。团级部队除了本部迫击炮连和战防炮连之外,还能得到师属炮兵的支持。在支援火力的口径上,除了师属12门105毫米榴弹炮和24门75毫米山炮外,还有火箭筒这样的直射火力充当中坚,战力相当可观。

而半美械军则是国械,日械,杂械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美械,由此形成“大乱炖”。当时,半美械主要是集中在远征军和部分杂牌军中,补充的美械武器除了美式步枪和冲锋枪外,还有就是60毫米迫击炮和战防炮,75毫米山炮了。以远征军为例,每师大多只能做到1个炮兵连/营的编制,辖8~12门美式75毫米山炮,步兵团辖37毫米或45毫米战防炮连及大口径迫击炮连。虽然在装备水平上比不过驻印军,但是和国内不少部队缺枪少炮的情况相比,远征军及部分杂牌师在换装美械后,的确具备了3个师硬扛日军一个师团的能力。而单个这样的“半美械师”,如果发挥正常,决策无误的话,的确可以对日军一个大队构成威胁。

最后的一种美械部队,则是“部分美械师”,他们在原有武器的基础上,或多或少的得到了美式步枪,轻重机枪及少量迫击炮,火箭筒的加强,但是这样的加强十分有限。当时国内不少部队使用的枪械都相当老旧,有的膛线已经磨平,精度无法得到保证。而美式步枪质量较新,加上精度尚可,又有美式品牌的加成,所以在没有得到重火力加强的情况下,缺少武器的杂牌部队在得到美式装备之后也会相当欣喜。对于这些本就缺乏武器的部队来说,在得到美式装备的补充后,俨然就成为了“正规部队”,因为不是什么部队都能得到美式补给的。以数十万八路军为例,就没有这样的待遇。当时在敌后艰苦作战的八路军,哪怕只得到1门37毫米战防炮或火箭筒,都能拔掉不少日军碉楼。

不过即便是有美械的加强,这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也是一败涂地。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并非是他们的武器不如人,而是他们的初衷已经发生了变化。以驻印军为例,去印度前是穷苦人,但是在回国后,军纪涣散,其诸多行径与日军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及。而且,没有美军协助的驻印军,后勤和配置出现了极大问题,到最后每师炮兵营只剩下了12门~18门不等的山炮,火力严重折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512fc6d8967729b4d64fa7166ac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