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17洲际导弹刚发射,韩国就试射固体火箭,随时可变身弹道导弹
#韩国宣布首次成功试射固体燃料火箭#
韩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国家,然而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就设立了航空航天研究所,高度重视航天领域的发展,但如今30多年过去了,韩国的航天能力却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甚至远远落后于北方邻国。然而就在“火星-17”洲际导弹刚发射没几天的情况下,韩国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
据观察者网最新报道, 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表示,其成功试射一枚自研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这是在去年7月该火箭使用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点火试验成功后,韩国航天再次取得的重大进展。
据介绍,这款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可以发射一些小型的近地轨道卫星,可以将韩国军方研发的小型侦察卫星送上近地轨道,这让韩国未来发射这类卫星时“不再求人”。所谓的“军用侦察卫星”,实际上也就是间谍卫星,这类卫星主要在近地轨道飞行,用于侦察地面情况,因此这类卫星本来就不应该大张旗鼓发射。然而由于韩国此前只使用过大型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而且只成功过一次,所以如果韩国需要发射类似卫星,只能委托国外运载火箭发射,保密工作难以维持。
(军用侦察卫星对国家间的情报工作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这款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发射卫星时可以采用卫星轨道飞行,执行运载火箭的任务,而当其使用低轨道发射时,就可以充当一枚弹道导弹使用。因为从技术上看,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在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运载火箭携带的是卫星等设备,而弹道导弹携带的是战斗部。 只需要通过发射轨道的调整,就可以让运载火箭摇身一变成为弹道导弹,这才是这款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的真实用途。这也解释了这枚火箭的研发方不是韩国航空航天研究所,而是隶属韩国军方的“国防科学研究所”。
(韩国号称完全自研的世界号运载火箭的发射也遭遇了失败)
据了解,韩国此前一直渴望研发属于自己的弹道导弹,但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通过《美韩导弹指南》这份文件限制了韩国发展自研导弹的能力,直到2021年这份《指南》被终止,韩国才真正被放开手脚,可以光明正大研发弹道导弹,而在此前,韩国只能以“运载火箭”的名义,研发弹道导弹。
(韩国北边的“兄弟”在洲际弹道导弹领域领先韩国太多)
如今,被解除了限制的韩国将导弹研发的技术指标定在了射程800公里,这一射程意味着在韩国境内试射的导弹射程覆盖朝鲜半岛全境。而现在韩国成功发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距离韩国推出自研的“弹道导弹”已经不远了。
专家表示,韩国在航天竞争中长期落后于北方的“兄弟”,当其北方“兄弟”已经展示了洲际导弹研发能力并成功发射后,韩国还停留在这类小型“运载火箭”或短程“弹道导弹”的研发,进度已经大大落后,而且短时间也很难追上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