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台湾的“美国女孩”,让我数度落泪

2022-04-05   红颜秀影

原标题:回到台湾的“美国女孩”,让我数度落泪

近些年来,台湾省的影视作品颇有看点,

台影与那种韩式红遍全球的流水线套路完全不同,

它更多的是将台湾省的风土人情社会性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相当大胆、火爆,展现人性的末日丧尸电影《哭悲》

——毫无拯救希望的末世氛围渲染,有模有样的模式,脏乱差的绝望感。

又或是有着相当台湾省风格的悬疑爱情复古题材《华灯初上》

完全没有想到,林心如重回台湾湾制作后的剧集,相当的有水准,号召力也很强大。

“火树银花”的夜总会女性群像,

每一位女性都有自己的心酸痛楚,挣扎与不甘

霓虹闪烁的夜总会、渣女黑色大波浪、大背头与金丝眼镜……...

风月场上的油腻语言、老妈妈的风尘,80年代光怪陆离的复古感结合了悬疑的侦探风格,

在Netflix的制作下,依然没有失去台湾省本土风情的优质作品。

2021年,也有一部相当小众的台湾省文艺电影《美国女孩》

细腻真实又带有点伤痛感地讲述了那些外出归来的游子,

那些与父母难以交心的孤独孩子,那些一家人明明爱着彼此,却又痛苦折磨着彼此的复杂情绪……

移民+疫情+癌症题材,

近些年的流行电影元素与中式文化情绪相互融合,

也正是如此,《美国女孩》可以格外地牵动起我们的思绪。

《美国女孩》的剧情并不复杂或者花哨

妈妈带着两个女儿“美漂”后,因为母亲患乳癌,回到了台湾,

三个女性从美国到台湾,感受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落差,

沉默寡言又充当着乐观调味剂的父亲,则是左右为难。

母亲的乳癌与带着女儿的奔波和返回,让她心力交瘁

而女儿的亚洲脸、流利的英语与蹩脚的中文和自由大胆的举动,

也同时让她感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与身份缺失感。

家与国,个体与大环境的挣扎与对比,

在《美国女孩》复杂的剧情和相当细腻丰富的情绪里,

我们好像看到了属于中国式的——《伯德小姐》,

多了一丝细腻、无奈,一种言语里的无法说出,但是身体力行透露出的爱。

在美国是资优生,但是回到台湾却是倒数,

不仅如此,因为大胆、敢想敢说的性格,也被老师和同学家长都当作调皮生对待,

女儿一心就只想回到美国,

这个十多岁就已经灵气满满的小女孩,身上透露出丰富的文化冲击力。

除了学校之外,还有亲情关系、传统文化的差异,

邻里与社群、老师与家长、青春期的男生与女生,差生与好学生,

各种“阶层”之间的交集矛盾

女儿从美国一回来,就卷入进这些关系之中,无所适从

男孩子们会在她和妹妹用英语对话时,大声喊她们“美国人”,

对自己示好的女孩子因为自己成绩差、被迫和自己不说话,

不仅如此,原来学习不好就会被体罚、老师的命令只能服从……

这些复杂又冲击的情绪,必然瞬间让女儿感受到一种文化上难以接触的冲突,

她孤独又渴望离开,而患癌的母亲,残破的身体和心理,又给她一种更不安定的情绪:

——是害怕、不安、是愤怒、是无法交流、是无能为力。

她对妈妈吼道:“为什么你生病,就要弄得像全家都生病!”

她在作文里写,我觉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女儿对母亲的感觉是什么呢?

是单纯的恨吗——当然不是,当母亲带着她和妹妹去吃冰淇淋时,她是无比快乐的,

那些争吵刺痛的话语,隐藏的是对母亲的关心。

她躺在母亲的腿上,母亲帮她掏耳朵,

母亲:“你还觉得这里不是家吗?

她说:“你不要死。“

母亲说:“我很爱你。“

即使是美式教育下活泼的女儿,

呈现出的依然是东方家庭的那种细腻、隐忍、含蓄,难以表达出的爱意和亲情。

我们没有一句话在回应彼此,每个人都在为家庭付出,

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对错之分,那些恶语相加并不是彼此的本意,

隐藏下的爱,明明你知我知,却总会被一时的情绪所掩盖,总会难以说出口,

这大概就是家庭的意义:

——互相伤害,又打死都不能离开。

这一次,林嘉欣在《美国女孩》中,再次贡献了绝佳的演技,

温柔和痛苦两种情绪在她的脸上百转千回,

带着女儿去吃冰淇淋时,她两眼泛光温柔又慈爱;

但是争吵时,看她提高声调、抱怨又崩溃,

家人们和作为观众的我们都被她的负情绪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她还年轻却佝偻着的身躯,坐在家长会痛苦着半边脸,忽然站起来说:

“谁不想和我女儿做朋友请站出来,成绩差就是差生吗?就不配拥有朋友吗?“

那一刻,她好像勇敢的超级英雄,站起来守护自己的差生女儿。

母亲,永远是这样一位复杂又不可缺的女人,

她充满力量守护着我们,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却又能让她破防,

亲情之爱,复杂又深刻,

往往在一顿争吵后,我们对家人充满恨,

但在一顿饱餐冰淇淋后,又会偷偷在日记本里写下“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东方家庭更是如此,含蓄又细腻

我们往往找不到爱意正确的方式,我们羞于大声说出爱,

但是我们心知肚明,家人是最重要的存在,

血液关系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纽带,而爱是维持日常家庭最重要的元素。

爱要怎么说出口?你问我:“你还是觉得这里不是你的家吗?”

我终于忍不住说:“妈妈,你不要死,好不好。”

真是奇怪,明明是一个屋檐下四目相对朝夕相处的人,

为什么我们好难把心里话、把对她的爱面对面地说出来?

爱要怎么说出口?

也许不用逼着自己说出口,因为——爱就在点点滴滴、爱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