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被深圳某中学的薪资刷屏,很多清华北大名校毕业生不惜去当高中老师,原因是当地开出了百万年薪,让人实在无法拒绝。
其实不仅毕业生如此,当年还有河北大学的副教授放弃了在河大任教,而去深圳某中学教书的新闻。
但是谁也没想到时过境迁,经济的变化,在市场的潮流中,深圳地区的老师的待遇也急剧下滑。有不少老师也对自己的薪资开始了吐槽。而在聊天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的光芒不再,深圳教师在被数次降薪后,月薪1.5万,公积金4400元,绩效三万,这样算来他税后大概在26万左右。
如果这个薪资放在别的城市,基本上还是算大牛的存在,譬如河北、河南,不是那种教学了几十年的,还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是不可能有这个数的收入的。
但是别的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生活的成本又远没有深圳这么高。如果这些老师在深圳有房子的话,那生活成本还行,勉强够生活,如果没有房子,或者需要还房贷的话,这个收入就真不够看了。
现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这些选择在深圳当老师的那些名校毕业生后悔没有。
笔者观点:
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后悔的。因为降薪的问题,更让人感觉没有保障,有一次降薪,就会有第二次降薪,第三次降薪,直到学校感觉自己能够负担的起工资。
至于这些名校毕业生面对的问题,就是爱干就干,不爱干可以另谋高就,学校根本不会拦着,巴不得你不干,这样还能节约下成本。
其实我挺替当时河大的博导不值的,河北大学虽然不是211大学,但是也算是地区性的重点公办大学,在河北省内,算上合工大,也是前三的存在。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
私下跟河大任教的老师聊过,一年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一线老师的话,副教授20-30个w是正常的收入。就因为当年深圳某中学开出了百万的高薪,就放弃了高校里安逸的生活,真是有些短视。当然这个老师未必会遭遇降薪,毕竟名头在那里摆着,假如降薪后,人家说不定会重返高校任教。
虽然回不去河大了,去其他民办高校还是绰绰有余,估计夹道欢迎的不少,只不过给不到那么高的收入。但是这又何苦来哉,兜兜转转,越来越差。
只能说深圳某中学当年开出的高薪,却又无法保证高薪坑了一批想赚钱的人们,对于信誉这两个字确实让人好多人再在深圳求职教师的工作的时候深感忧虑。
图源互联网,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